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中华门

中华门

①今北京天安门广场正阳门北。明永乐年间建,初名大明门。清初改名大清门。1912年改名中华门。为明、清都城皇城南面正门。清吴长元《宸垣识略》卷3:“大清门三阙,上为飞檐重脊,前地正方,绕以石栏,名棋盘街。”1958年因扩建天安门广场而拆除,其位置相当今毛主席纪念堂处。

②即今江苏南京市旧城南门。南朝时已有中华门。《南齐书·刘悛传》:“初,苍梧废,太祖集议中华门。”梁简文帝《守东平中华门开诗》云:“脂车向驰道,总辔息中华。”五代时南唐都此,称正南门为中华门。明洪武初扩建都城,重建此门,称为聚宝门。1931年复称中华门。


在江苏省南京市南聚宝山北,南临长干桥,北倚镇淮桥。原为南唐都城的正南门,明洪武初年随明都的扩大重建。初名聚宝门,1931年改今名。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约128米,东西宽90米,总面积1.17万平方米。系瓮城,前后四重,每道墙正中均有拱门一座,各门有上下启动的千斤闸(今仅存闸槽和石门臼)。首道城门共三层,上层原为庑殿式重檐筒瓦顶城楼,今仅留台基残迹;中层已不存。二道至四道门上原有木结构建筑,亦已毁坏。底层外围北面第四道城门左右各筑藏兵洞3个,东西两侧各筑藏兵洞7个,瓮城共有藏兵洞27个。供驻兵和囤藏物资用。瓮城东西墙外各筑宽达11米登城斜坡,马道也用砖斜铺,供载重较大的车马上下。此门形式多样,结构复杂,规模宏大,为国内所少见。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纳职县

    唐贞观四年(630)置,属伊州。治所在今新疆哈密市西三堡。《元和志》卷40纳职县:“其城鄯善人所立, 胡谓鄯善为纳职, 因名县焉。”开元六年(718)废。十五年(727)复置。后废。古县名。唐贞观四年

  • 左能寨长官司

    明洪武中置,属临安府。治所在今云南红河县南三十里嘎他。清嘉庆年间属石屏州。1933年废入石屏县。明洪武中置,治今云南省红河县西南左能。属临安府。辛亥革命后废。

  • 苜蓿冲

    一名木星冲。在今湖南凤凰县西四十里。清严如熤 《苗疆险要考》 谓苜蓿冲 “山势耸拔,径路崎岖,西北通生苗寨落”。清有千总驻此。

  • 河西走廊

    一称甘肃走廊。指今甘肃西北部,祁连山以北、合黎山和龙首山以南、乌鞘岭以西地区。因地势较低,形状狭长,又在黄河之西而得名。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100—200公里。平均海拔1400米左右。多沙碛

  • 义泉井

    在今江西贵溪县南七十里,当入闽之路。《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贵溪县:义泉井“行者至此多渴,里人徐氏凿井引泉,作亭其上, 人赖其利”。

  • 阿咱寨

    在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清一统志·安顺府》:阿咱砦“在镇宁州南。明洪武十五年,吴复等攻关索岭,别将顾成克阿咱等山寨”。在今贵州省关岭布依族苗族自治县南。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吴复等攻关

  • 龙船关

    明置,属达州。在今四川达川市西北。《方舆纪要》卷69达州:龙船关“在州西北。《志》云:州境山溪绵亘,其西北尤为险僻。正德中,为盗贼渊蔽。嘉靖初,以次讨平。因即其险阻,增置龙船诸关,与巴州黄城诸关,相为

  • 安化郡

    唐天宝元年(742)改庆州置,治所在安化县(今甘肃庆阳县)。辖境相当今甘肃西峰、庆阳、环县、合水、华池等市县及陕西志丹县西部。至德元年(756)改名顺化郡。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庆州置,治安化县(今

  • 铜鼓岭

    ①在今广西荔浦县东四十五里。《明史·地理志》 荔浦县: “东有铜鼓岭,一名火焰山。”②在今广西贵港市南五十里。《方舆纪要》 卷108贵县: 铜鼓岭 “平地突起,层冈环列,可以避寇”。在海南省文昌市龙楼

  • 少昊陵

    又作少皞陵。在山东省曲阜市区东4千米旧县村东北。少昊又作少皞,系传说中五帝之一,姓己,名挚,号金天氏,徙都曲阜,修太昊之法,以鸟名官。陵始建年代不详,据《曲阜县志》记载,宋代即“叠石为坟”,明、清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