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屯所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姚安中屯守御千户所,属楚雄卫。治所即今云南大姚县。清康熙七年(1668)废。
明洪武二十八年(1395)置姚安中屯守御千户所,属楚雄卫。治所即今云南大姚县。清康熙七年(1668)废。
①西晋元康五年 (295) 置,属晋昌郡。治所在今甘肃安西县东南。北周废。②隋开皇六年 (586) 析汲县、获嘉二县置,属卫州。治所在新乐城 (即今河南新乡市)。《寰宇记》 卷56新乡县: “取新中乡
①一作回水。在今辽宁喀喇沁左翼蒙古族自治县南大凌河两源会合处。《晋书·慕容皝载记》:东晋咸康三年(337),“筑好城于乙连东,使将军兰勃戍之, 以逼乙连。又城曲水,以为勃援”。即此。②在今江苏南京市北
在今四川奉节县西南安平乡一带。《水经·江水注》:阳元水“出阳口县西南高阳山东,东北流径其县南……又东北流注于江,谓之阳元水口”。《清一统志·夔州府一》:阳元水“在奉节县西……今《舆图》:县西南有五龙、
①在今安徽岳西县北二里。《方舆纪要》卷26潜山县:天堂山在“县西北百四十里。四壁高峻,中敞如堂,平广可置万骑,昔尝屯兵于此”。②即今福建建瓯市东北百里之天堂山。明嘉靖《建宁县志》卷3《山川》建安县:天
十六国后秦置,为中部郡治。治所在今陕西宜君县东北。后废。北魏太和十五年(491)复置,仍为中部郡治。西魏大统九年(543)移治杏城(在今黄陵县西南十里)。隋开皇元年(581)改为内部县。唐武德二年(6
一名岸门。在今河南许昌县西北。《续汉书·郡国志》 颍川郡颍阴县: “有岸亭。”
①西晋置,属梓潼郡。治所在今四川梓潼县北。《旧唐书·地理志》 罗江县: “晋于梓潼水尾万安故城置万安县。”南朝梁改为潺亭县。②西魏改潺亭县置,为万安郡治。治所在今四川德阳市东北五十里罗江镇。隋属金山郡
明置,即今浙江武义县东北白溪乡。《明史·地理志》 金华府武义县:“北有白溪口市。”《方舆纪要》卷93武义县:白溪口市“在县北五里永康溪东岸。南行者由此舍舟登陆,北行者由此舍陆而舟之处也”。即今浙江省武
北魏孝昌三年(527)置,属汝北郡。治所在今河南汝州市西四十里石台村。北周为石台郡治。后废。(1)古县名。北魏孝昌三年(527年)置,治今河南省汝州市西石台街。属汝北郡。后废。(2)今县名。在安徽省南
①即今江苏仪征市北曹山。《舆地纪胜》卷38真州: 城子山 “在州北。魏文帝尝于此筑乐游台”。《方舆纪要》 卷23仪真县: 城子山在 “县北六里。山形如城。魏文帝筑乐游台,立马赋诗于此”。②在今湖北钟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