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宁郡
北魏正始中置,属洋州。治所在丰宁县(今陕西西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西乡县境。隋开皇三年(583)废。
北魏正始中置,治丰宁县(今陕西西乡县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西乡县一带。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北魏正始中置,属洋州。治所在丰宁县(今陕西西乡县西南)。辖境相当今陕西西乡县境。隋开皇三年(583)废。
北魏正始中置,治丰宁县(今陕西西乡县西)。辖境相当今陕西省西乡县一带。隋开皇三年(583年)废。
在今浙江桐庐县城分水江对岸浮桥埠。《方舆纪要》 卷90桐庐县: 浮桥关 “在县北五里桐溪上”。
在今浙江宁海县东长街镇。宋《嘉定赤城志》卷7宁海县:长亭盐场“在县东一百二十里。旧在港头,大观三年徙今地”。
在今广东南雄县南。《方舆纪要》卷102南雄府保昌县:州案山在“府南二里。状如马背。一名金马山”。
金末蒲鲜万奴东夏(又作东真)国置,治所在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附近。元太宗五年(1233)移治建州故城北石墩寨(即今黑龙江东宁县东南五里大古城)。七年(1235)移治黄龙府(今吉林农安县)。辖境西
北宋置,属环州。在今甘肃环县东北九十里。金废。
唐置羁縻州,属巂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凉山彝族自治州境。后废。
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属镇东卫。治所即今福建长乐市东北梅花镇。清康熙三年(1664) 废。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置,治今福建省长乐市东北梅花镇。属镇东卫。清康熙三年(1664年)废。
亦作旺清河、大汪清河。在今吉林汪清县东。清光绪《吉林通志》卷23:十三道噶雅河“又东南径东崴子,大小旺清河合诸水自东来入之。大旺清河出珲春东北山,西流一百五十余里,小旺清河自东北来,凡行百余里合尖山水
即二崤。在今河南洛宁县西北六十里。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前628),蹇叔哭曰:“晋人御师必于殽, 殽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杜注:“此道在二殽之间南谷
一名捧诰山。在今贵州盘县特区东三十里。《方舆纪要》卷121普安州:八部山“九峰摩空,一泉奔注,普安旧治在其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