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乐成县

乐成县

①西汉置,为河间国治。治所在今河北献县东南十六里。景帝封子德为河间王都此,是为献王。三国魏改为乐城县。

②西汉置,属南阳郡。治所在今河南邓州市西南三十四里高李村。东汉废。

③一作乐城县。东晋宁康二年(374)分永宁县置,属永嘉郡。治所即今浙江乐清市。隋开皇十三年(593)省。唐武德五年(622)复置,属东嘉州。七年(624)又省,载初元年(689)复置,属温州。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吴越改为乐清县。

④南朝宋置,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县东南。北齐废。


古县名。(1)西汉置,治今河北省献县东南。先后为河间郡、河间国治。东汉桓帝追尊祖父河间王开为孝穆皇帝,以此邑奉山陵,改为乐陵县。三国魏复名乐成县。晋更名乐城县。(2)西汉置,治今河南省邓州市西南。属南阳郡。东汉废。(3)又作乐城县。东晋宁康二年(374年)析永宁县置,治今浙江省乐清市。属永嘉郡。隋开皇十二年(592年)并入永嘉县。唐武德五年(622年)复置,七年又省入永嘉县,武周载初元年(689年)再置。属温州。五代梁开平二年(908年),吴越避梁太祖父朱诚名讳,改名乐清县。


猜你喜欢

  • 西津驿

    ①在今广东潮州市西。《元和志》卷34海阳县:西津驿“在县西六里”。②在今甘肃岷县西。《方舆纪要》卷60岷州卫:西津驿“在卫西四十里”。清移于岷县西南。《清一统志·巩昌府二》:西津驿“在岷州西南九十里”

  • 牛山镇

    在今河南光山县东南。明洪武七年(1374)于此置巡司。万历中移于长潭驿。在江苏省东海县中部略偏西,西临西双湖水库,跨陇海铁路。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9.3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牛山,人口

  • 舰澳

    古水名。在今江苏南京市南。宋 《景定建康志》 卷19: 舰澳 “在南城长干里。水出娄湖,下入秦淮,深丈余,冬春不涸”。并引 《舆地志》 云:“梁武帝所开,在光宅寺东二百五十步,其寺武帝旧宅,帝从城归宅

  • 渔洋

    在今福建福安市北。元置巡司于此。明景泰六年 (1455) 废。

  • 北市

    即隋通远市。为隋唐东都三市之一。在今河南洛阳市隋唐故城洛水之北。唐仍称为北市。

  • 牧马堡

    明弘治十年 (1497) 置,属龙门所。即今河北赤城县东北三十里牧马堡。

  • 化城县

    亦作化成县。北周大象二年(580)改梁广县置,为巴州、大谷郡治。治所即今四川巴中市。《寰宇记》卷139化城县:“以县南三里化城山为名。”隋大业初为清化郡治。唐武德初复为巴州治。天宝初为清化郡治。乾元初

  • 南海县

    隋开皇十年 (590) 改番禺县置,为广州治。治所即今广东广州市。仁寿初为番州治,大业初为南海郡治。唐初复为广州治。元为广州路治。明、清为广州府治。1912年移治佛山镇 (今佛山市),后属广东粤海道。

  • 南郑县

    ①战国秦置,为汉中郡治。治所在今陕西汉中市东二里。《史记·项羽本纪》: 楚汉之际,“立沛公为汉王,王巴、蜀、汉中,都南郑”。即此。据《水经·沔水注》: “ 《耆旧传》 云,南郑之号始于郑桓公。桓公死于

  • 七岭子

    即今辽宁鞍山市东南千山镇(七岭子村)。民国《辽阳县志》卷4:七岭子“距城四十五里”。为第六区区公所驻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