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安徽石台县,秋浦河上游。《寰宇记》卷105石埭县:石埭水“在县西一百七十里。源从栎山东北流,三里至管口合流入石埭乡,与大洪岭水合流。其水从石埭下流过,往来舟船至此,并载拽船于埭上过”。
在今新疆吐鲁番市西亚尔乡 (雅尔湖)。《清一统志·吐鲁番》: 招哈和屯 “在吐鲁番城西二十里。汉交河城也。回语讹交河为招哈,北倚金岭,峰峦层叠,经城西迤而南,形势佳胜”。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辽东都司。治所在开原城(今辽宁开原市东北老城镇)。辖境相当今辽宁开原、昌图一带。清康熙三年(1664)改置开原县。明洪武二十年(1387年)于斡朵里(今吉林珲春市附近)置
即今哈萨克斯坦阿拉木图西北卡斯克连河。清徐松 《西域水道记》 卷4: “哈什柯楞水二源并发而汇,东北流七十余里,又北流百六十里入伊犁河。”
①在今山西灵石县东七十里,尖阳山之东。《清一统志·霍州》:石膏山“产石膏。有上、中、下三岩,峰峦壁立,溪壑幽深”。②又名北峰山。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南二十五里玲珑山。南阳水发源于此。《汉书·地理志》 齐郡
亦名海云山鸿庆寺。始建于唐。在今四川成都市东郊。唐宋时为成都著名寺院,有摸石求子之风俗。南宋 《岁华纪丽谱》: 三月 “二十一日,出大东门,宴海云山鸿庆寺,登众春阁,观摸石。盖开元二十三年灵智禅师以是
西晋置,属桂林郡。治所当在今广西东北部融江流域及红水河下游一带。后废。
即春秋时鄇邑。在今河南武陟县西南。《左传·成公十一年》 杜注: “鄇,温别邑。今河内怀县西南有鄇人亭。”
东汉永宁元年(120)改平原郡为平原国,治所在平原县(今山东平原县西南二十五里张官店)。《三国志·蜀书·关羽传》:“先主为平原相。”即此。建安十一年(206)改为郡,三国魏黄初三年(222)又改为国。
即今内蒙古鄂温克族自治旗南伊敏河。《清一统志·黑龙江》:济尔玛台河“在呼伦布雨尔东七十余里。源出东南库克齐尔摩多。又相近有伊棉河”。民国《黑龙江志稿》卷4《地理志·山川》 呼伦县:依奔河“亦作伊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