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津桥
在今云南昆明市东。《清一统志·云南府二》:云津桥“在昆明县东二里许,跨盘龙江上。本名大德桥,明洪武中修建。以其当云南之要津,故更今名”。
在今云南省昆明市东、盘龙江上。元称大德,明洪武中修建时以其当云南之要津,更名。
在今云南昆明市东。《清一统志·云南府二》:云津桥“在昆明县东二里许,跨盘龙江上。本名大德桥,明洪武中修建。以其当云南之要津,故更今名”。
在今云南省昆明市东、盘龙江上。元称大德,明洪武中修建时以其当云南之要津,更名。
唐武德六年 (623) 置,属登州。治所在今山东文登一带。贞观元年 (627) 废入文登县。
原名延贤堂,又名听讼堂。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内。《宋书·文帝纪》:元嘉三年(426),“车驾临延贤堂听讼”。唐许嵩《建康实录》卷17:南朝梁天监六年(507),改“听讼堂为仪贤堂”。《梁书·侯景传》:太
北宋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西北松洞。元废。北宋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西北耸洞墟。
即今湖北恩施市西北六十八里沐抚镇。清乾隆时移县丞驻此。
即今湖北房县西南一百四十四里九道梁乡。清置巡司于此。
北魏太平真君八年 (447) 置,属河州。治所在勇田县 (今甘肃临洮县北七十里辛店乡康家崖)。后改为勇田县。
古代少数民族。宋时为乌蛮的一部。南宋李心传 《建炎以来系年要录》 卷124: “虚恨乃乌蛮别种,所居高山之后,夷人以高为虚,以后为恨,故名。” 其地东接马湖 (今四川雷波县),南抵邛部川 (今四川越西
又名清河口。在今河北乐亭县南五十里老滦河底入海处。旧时滦河由滦南县东北马城向南经此入海。自清嘉庆二十年(1815)河徙,遂涸。
即今山东青州市西四十里九回山。《水经·淄水注》:浊水“出广县为山,世谓之冶岭山”。
即安丰镇。今江苏兴化市东北安丰镇。明、清置巡司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