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城
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元和志》卷10阳谷县:故伏城“盖伏生所居,因名之”。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5谓“今为宓城集”。
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三十里。《元和志》卷10阳谷县:故伏城“盖伏生所居,因名之”。清光绪《山东通志》卷35谓“今为宓城集”。
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北部之图古尔河。清陈仪 《陈学士文集》 卷10萨布素传:“康熙二十三年 (1684),遣兵取恒滚河,鄂罗斯遁去,进至图库儿河,获四十七人送京师。” 二十八年,“遣使费约多尔
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三十里竹条镇。清设把总驻防。
①东汉置,属酒泉郡。治所在今甘肃玉门市东南石油沟附近。北魏废。②1929年改同宾县置,属吉林省。治所即今黑龙江省延寿县。取蚂蜒河与长寿山各一字为名。1945年划归松江省。1954年划归黑龙江省。(1)
在今四川广元市西南。《方舆纪要》 卷68昭化县: 射箭河 “在县西三十里。或云清水江之支流也。水流湍急,舟行如箭,因名。下流入于嘉陵江”。
北宋置羁縻州,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广西龙州县西北下冻镇。元分为上、下冻二州,后又合为上下冻州。宋羁縻州,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西北下冻。元初分置为上冻、下冻两州,后又合为冻州。
战国时赵元氏邑。在今河北元氏县西北十五里。《史记·赵世家》: 孝成王十一年(前255):“城元氏。”《集解》:“《地理志》常山有元氏县。”古邑名。战国赵邑。在今河北省元氏县西北。《史记·赵世家》:赵孝
疑为团城之讹。在今山东沂水县城。《资治通鉴》: 南朝宋泰始三年 (467) 八月,“魏东徐州刺史成固公戍圂城”。而 《魏书· 地形志》 南青州: “治团城。显祖置为东徐州,太和二十二年改”可证。约在今
即今天津市宝坻县南歇马台。《方舆纪要》 卷11通州宝坻县: 驻马台在 “县南五里。金主璟曾驻于此。一名歇马台”。
①北魏景明后改圉县置,属陈留郡。治所即今河南杞县西南五十里圉镇。孝昌四年 (528)属阳夏郡,北齐废。隋开皇六年 (586) 复置,属汴州。大业初属梁郡。唐初属杞州,贞观元年 (627)废。②南朝梁置
一名小埕堡。明景泰年间(1450—1456)置,属连江县。即今福建连江县东北筱埕。《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连江县:小埕寨在“县东百二十里海中,明初置。《筹海说》:小埕北连界于烽火,南接壤于南日。连江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