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河堡
在今河北怀安县(柴沟堡镇)东。《金史·卫绍王纪》:大安三年(1211),蒙古伐金,“千家奴、故沙败绩于会河堡,居庸关失守”。即此。
辽、金时筑,在今河北省怀安县东。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蒙古追金人至会河堡,即此。
在今河北怀安县(柴沟堡镇)东。《金史·卫绍王纪》:大安三年(1211),蒙古伐金,“千家奴、故沙败绩于会河堡,居庸关失守”。即此。
辽、金时筑,在今河北省怀安县东。南宋嘉定四年(1211年),蒙古追金人至会河堡,即此。
明初置,在今江西贵溪县城东南。《方舆纪要》卷85广信府贵溪县:芗溪驿“在县治东南,治西又有芗溪递运所”。后废。
亦名琐。春秋卫邑。在今河北大名县东南。《春秋》:定公七年(前503),“齐侯、卫侯盟于沙”。杜注:“阳平元城县东南有沙亭。”即此。古邑名。又作琐、沙鹿。春秋卫邑。在今河北省大名县东南。《春秋》定公七年
即今青海湟源县。《清一统志·西宁府二》:丹噶尔城“在西宁县西九十里,周七百七十丈。本朝雍正五年筑,设参将驻防。乾隆九年增设主簿。其路逼西藏,地通青海,兼为番人交易之所”。道光九年(1829)于此置丹噶
元至元十八年 (1281)置,治所在于阗 (今新疆和田市)。二十六年 (1289)罢。元至元十八年(1281年)置,治于阗(今新疆和田县)。二十六年废。
即今贵州镇宁布依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江龙镇。清爱必达《黔南识略》卷5镇宁州:“东南至普定县江龙场界三十五里。”“江龙”系布依语音译,意为山梁上的寨子。
指今印度之恒河。唐玄奘 《大唐西域记》卷4: “窣禄勤那国,周六千余里,东临殑伽河,北背大山。……阎牟那河东行八百余里,至殑伽河源,广三四里,东南流入海处广十余里,水色沧浪,波涛浩汗。”
北魏平城宫东北部。在今山西大同市东北。《魏书·高祖纪》: “高祖孝文皇帝,讳宏,显祖献文皇帝之长子,母曰李夫人。皇兴元年八月戊申,生于平城紫宫。”
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一百五里镇江关乡北。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1《边防记》:嘉靖七年(1528)守将边轮“巡南路至北定关,遇横梁、茹儿等番”,大战,死于此。
①在今浙江淳安县南千岛湖中。《寰宇记》卷95淳安县: 都督山,“ 《郡国志》 云: 山极高峻”。宋 《淳熙严州图经》 卷3淳安县: 都督山 “在县南,即方俨尝所居也,山因以得名”。②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
在今江苏铜山县东南。《方舆纪要》卷29徐州:“李家沟在州东南三十里。《志》云,州东北二十里有东西沟及溜白等沟,俱泄东北诸山水,经辛贾山,入鹅儿湖,复分流出李家沟,合于大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