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傍佳施栏

傍佳施栏

古国名。在今菲律宾吕宋岛西部蜂牙丝兰。明张燮 《东西洋考》 卷9 “东洋针路” 条: 玳瑁港 “东是傍佳施栏”。《明史·外国列传》 作冯嘉施兰。


猜你喜欢

  • 乐平山

    ①在今江西乐平市西南二十里。《寰宇记》卷107引《鄱阳记》云,“其山有石似墨臼”,旧名石墨山。唐天宝六年(747)敕改乐平山。②在今云南凤庆县西北十五里。《方舆纪要》卷118顺宁府:乐平山“为郡之镇山

  • 铺石河口

    亦作蒲石河口。即今辽宁宽甸满族自治县东南七十里小蒲石河口。民国 《宽甸县志》 图:东南鸭禄江北有蒲石河。同书卷19: 蒲石河口产金。

  • 义桥镇

    1934年合义南、义北二镇置,即今浙江萧山市西南二十六里义桥镇。在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南部,西邻富阳市。面积58平方千米。人口4.6万。镇人民政府驻义桥,人口 3500。以境内义桥得名。1930年置义

  • 归水崖

    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境。《明史·李应祥传》:万历十三年(1585),“杨柳番出攻晋安堡,犯归水崖、石门坎,遂入金瓶堡,杀守将”。又“窥蒲江关,断归水崖、黄土坎道,筑墙五哨沟,绝东南声援”。约在今四川省平武

  • 洛河镇

    即今安徽淮南市东十里洛河镇。明、清置巡司于此。(1)在安徽省淮南市大通区东北部。面积36平方千米。人口3.6万。镇人民政府驻洛河,人口3850。因当古洛涧入淮口,古称洛涧口,后改称洛河。明、清置巡检司

  • 思渠

    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西北思渠镇。明弘治十四年 (1501) 酉阳蛮侵沿河司地,乃自石阡府迁板桥巡司于此。

  • 蓝市城

    一作蓝氏城。为大夏国都城。在今阿富汗北部巴里黑。《史记·大宛传》: 大夏 “在大宛西南二千余里妫水南,……其都曰蓝市城”。后为大月氏都城。

  • 南明镇

    北宋置,属涪城县。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北八十里永明镇。在贵州省剑河县东北部、八卦河东岸。面积211平方千米。人口2.2万。镇人民政府驻南明,人口 3240。元、明至清康熙年间为楠木洞、赤溪湳洞长官司治所。

  • 界牌墟

    在今广西来宾县东南石牙乡。明、清置界牌镇巡司于此。

  • 新祺周镇

    即今江西新建县北江西省蚕桑综合垦殖场,近永修县界。南浔铁路经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