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兰州市

兰州市

1941年析皋兰县城区置,为甘肃省会,治所即今甘肃兰州市。


在甘肃省中部、黄河上游河畔。省人民政府驻地。面积1.3万平方千米(市辖区 1687 平方千米)。人口304.4万(市辖区194.9万),除汉族外,还有回、满、藏、东乡、蒙古、土等族。辖城关、七里河、西固、安宁、红古5区和皋兰、永登、榆中3县。市人民政府驻城关区。秦始皇帝三十三年(前214年)置榆中县,属陇西郡。西汉置金城县,为金城、武威、天水郡地,属凉州刺史部。三国属魏凉州金城郡、武威郡和雍州南安郡地;金城郡移治榆中县。西晋南安郡属秦州。十六国为金城、广武郡地。北魏废榆中县入金城县,金城郡治金城县,广武郡治广武县。北魏为河州、凉州地。隋开皇元年(581年)置兰州总管府,取皋兰山为名,“兰州”一名始此;三年罢郡,为兰州、凉州地。大业三年(607年)改州为郡,为金城、武威郡地。唐武德二年(619年)后,因州、郡名称变更,或为兰州、凉州地,或为金城、武威郡地。安史之乱后,先后为吐蕃、西夏占有。北宋收复黄河以南地置兰泉县,属兰州;黄河以北属西夏。南宋时为金占有,废兰泉县;黄河以南属临洮路。元为陕西行省巩昌路金州、兰州和甘肃行省永昌路庄浪县地。明为陕西省临洮府、陕西行都司庄浪卫及鞑靼地。清为甘肃省兰州府、凉州府地,置皋兰县,甘肃省治兰州府,兰州府治皋兰县。乾隆二十九年(1764年)陕甘总督移驻兰州。1913年废府,属兰山、甘凉道,兰山道治皋兰县。1927年废道,属兰山、安肃区。1941年7月以皋兰县城及近郊置兰州市,直属甘肃省,市区面积仅16平方千米。1944年扩大市区,西至土门墩,东抵阳洼山,北至十里店、盐场堡,南抵八里窑、石嘴子和皋兰山顶,面积达146平方千米。1949年兰州市人民政府成立,属甘肃省,辖皋兰县。1950年辖皋兰县、第一至第九区。1951年皋兰县改属甘肃省。1952年皋兰县安宁堡、西固城、阿干镇并入兰州,面积扩至450平方千米,辖第一至第九区。1955年又将皋兰县河口区并入,皋兰县迁驻石洞寺。1958年永登县及皋兰县南部三乡、榆中县和平大队并入;改永登县为永登区,辖城关区、东岗区、七里河区、西固区、安宁区、阿干区、永登区。1960年析永登区置红古区,阿干区并入七里河区,东岗区并入城关区。1961年改永登区为县。1963年永登县划归武威专区;改白银市为区,划入兰州市。1970年永登、榆中、皋兰三县划入。1985年白银区及皋兰县三乡划归白银市,兰州市辖五区、三县,形成今市境。地处陇西黄土高原与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交会地段。南北两侧为石质山地,是祁连山东延余脉,南有兴隆山、马衔山,海拔在 3000 米以上,马衔山主峰 3670 米,为市境最高峰。黄河在西南边境汇湟水东流穿越市区,沿河多峡谷与河谷盆地,有八盘、桑园、大峡等峡谷和兰州、什川、青城等盆地。水力资源丰富,有大通、庄浪、雷坛、宛川等支流南北汇入,饶灌溉之利。兰州盆地为市境最大的河谷盆地,海拔 1500 多米,东西长35千米,南北宽约5千米,为兰州市区的核心地带。属中温带半干旱气候。农产以小麦、玉米、糜谷、马铃薯、油料为主,市郊多种植蔬菜、瓜果、百合、烟草等。水烟、玫瑰油、大板瓜子、白兰瓜、百合为名优特产。永登县苦水乡为全国最大玫瑰产地之一。安宁堡盛产桃、梨,故兰州素有“瓜果城”之称。矿产有煤、油页岩、石灰石、黏土、白云石、硅石、石英、石膏等。为甘肃最大的工业中心,1953年后为国家重点建设的工业城市之一。工业部门较全,以重工业为主,有炼油、化工、机械制造、有色金属冶炼、电力、建材、采煤、钢铁等;轻工业有纺织、食品、医药、皮革、造纸等,以毛纺织工业最出名。市境西南建有刘家峡、盐锅峡及八盘峡水电站。为中国西北陆路交通枢纽,陇海、兰新、包兰、兰青四条干线铁路交会于此。干线公路有西兰、甘青、甘新、宜兰、兰包、甘川等,为全省公路交通中心。市境中川机场有民航班机通北京、上海、广州、西安、武汉、厦门、重庆、成都、昆明、桂林、乌鲁木齐等地。高等学校有兰州大学、西北师范大学、甘肃农业大学、兰州医学院等高等学校和科研机构多所。名胜古迹有五泉山、白塔山、雁滩、白云观、金天观、白衣寺塔、甘肃省博物馆、兰州黄河铁桥和永登鲁土司衙门、榆中兴隆山、永昌钟鼓楼等。纪念地有八路军驻兰办事处旧址、华林山烈士陵园及兰州战役地沈家岭、营盘岭、狗牙山遗址。


猜你喜欢

  • 科部

    亦名阔部。在今四川宁南县。《元史·地理志》 阔州: “昔仲由蒙之裔孙名科居此,因以名为号,后讹为阔。” 元至元九年 (1272) 设千户,二十六年 (1289) 改为阔州。大理置,治今四川省宁南县。元

  • 陆龟蒙墓

    在今江苏吴县东甪直镇保圣院西院。陆龟蒙(?—881)字鲁望。长洲(今江苏吴县)人。唐文学家。曾任苏、湖二郡从事,后隐居甫里(即今甪直), 自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 又号天随子。死于唐广明二年(881)

  • 白盐井场

    在今四川盐源县。有盐井。民国《宁属调查报告汇编》:“其井一在市南街中,井深四十五尺,井口作长方形。可容四对水桶同时上下,称为班井。一在市东小溪南岸白崖之下,称为白崖井,或名硝水井,井为一大坑,较平地低

  • 亚父山

    在今安徽巢湖市东十里。《隋书·地理志》:庐江郡襄安县有亚父山。《寰宇记》卷126巢县:“亚父山在县东十里。汉居巢人范增,楚王立为亚父,死于山傍,故曰亚父山。”

  • 苦叉

    一作曲先、苦先。即今新疆库车县。《元史·地理志·西北地附录》 有苦叉。

  • 达罗克裕木磋

    即打鲁克雨木撮池。今西藏仲巴县北之塔若错。清乾隆《西域同文志》卷22载:“西番(藏)语:达罗克,黄色马也。滨河山石形色似之,水色碧绿,又如松石也。”

  • 明皋山

    即鸣皋山。又名九皋山。在今河南伊川县东南。山下有鸣皋镇。《元和志》 卷59陆浑县: “明皋山在县东北十五里。” 《续资治通鉴》: 南宋建炎二年 (1128),京西北路安抚制置使、知河南府翟进与叛将杨进

  • 任城国

    东汉元和元年(84)分东平国置,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治所在任城县(今山东微山县西北)。辖今山东济宁附近地。三国魏为任城郡。西晋复为任城国。永嘉后废。东汉元和元年(84年)封东平王刘苍子尚为任城王

  • 文州

    ①北周明帝二年(558)置,治所在葭芦郡(或名芦北郡,今甘肃文县西南)。隋大业初废。唐武德初复置文州,移治曲水县(今文县西五里白水江南岸)。天宝元年(742)改为阴平郡,乾元元年(758)复改文州,建

  • 红崖屯

    在今贵州毕节市东北七十里。《明史·贵州土司传》:天启三年(1623),“(王)三善督兵攻大方贼巢,擒土司何中尉等,进营红崖。连破天台、水脚等七囤,夺其天险”。在今贵州省毕节市东南。明天启三年(1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