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马河镇
即今四川简阳市北养马镇。民国 《简阳县志》 卷2: 杨马河 “一作养马河。采访册按,《乾隆志》 作杨马河场,距城二十七里”。
即今四川简阳市北养马镇。民国 《简阳县志》 卷2: 杨马河 “一作养马河。采访册按,《乾隆志》 作杨马河场,距城二十七里”。
明洪武中置,治所在今云南洱源县西。后废。
亦作杉青闸。在今浙江嘉兴市杉青闸路。北宋熙宁元年(1068)建。《宋史·河渠志六》:熙宁元年从两浙提举胡淮之请,筑“杭之长安、秀之杉青、常之望亭三堰”。《宋史·孝宗纪》:南宋建炎元年(1127)十月戊
在今云南弥勒县西南。滇越铁路经此。
北宋置下石西土州,属邕州。治所在今广西凭祥市东夏石镇南旧州。元属思明路。明洪武末废。永乐二年(1404)复置,属思明府。万历二十八年(1600)移治今夏石镇。清末废。北宋嘉祐年间置羁縻下石西州,治今广
即今云南罗平县西南大白腊山。《清一统志·曲请府》:白蜡山“在罗平州西南十三里,为一州之望。蒙氏封为安边景帝之神,至今祀之”。
在今广东增城市西南东江北岸大墩村。清宣统《广东舆地全图》增城县图:县西南有大墩村汛。
又作武周川水。即今山西左云县北之十里河, 东流至大同市南入御河。 《水经·㶟水注》:武州川水 “又东南流,水侧有石祇恒舍并诸窟室。……径平城县南,东流注如浑水”。
秦置,属九江郡。治所在今江西泰和县西北三里。《元和志》卷28:庐陵县“因庐水为名”。西汉属豫章郡。东汉兴平元年(194)改名高昌县。南朝梁废入石阳县。隋开皇十年(590)复改石阳县为庐陵县,为吉州治。
西汉元封二年 (前109) 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马龙县境。东汉改同濑县。古县名。西汉置,治今云南省马龙县境内,一说治今云南省陆良县西北。属益州郡。东汉时改同濑县。
北宋神宗时建,在今江西德兴县南。《舆地纪胜》 卷23饶州: “聚远楼在德兴县中最胜处。赵抃、苏轼、蒋之奇皆有诗。” 《清一统志·饶州府二》: “聚远楼在德兴县南。……王拱辰、苏洵与子轼、辙、黄庭坚皆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