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梧千户所
明嘉靖六年(1527)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南七里马石五。《明史·地理志》:“今治在凤梧山下。”清康熙七年(1668)废。
明嘉靖六年(1527)置,属云南都司。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东南七里马石五。《明史·地理志》:“今治在凤梧山下。”清康熙七年(1668)废。
又名张公山、大障山。在今江西婺源县西北鄣公山。为黟山支脉。鄱阳湖水系与钱塘江水系分水岭。《寰宇记》 卷104休宁县: 率山 “在县东南四十里,率水出焉。《山海经》: 三天子都在率东,盖此山也”。此以率
清置,属四川提督。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赤水镇。《清一统志·叙永厅》:赤水营“在永宁县东南。本朝设守备驻防。旧名龙场营。乾隆四十年移驻赤水河,改今名”。
即今湖北云梦县北十六里义堂镇。清光绪《湖北全省分图》:云梦县北有义堂镇铺。
①又作褒信。东晋侨置,属新蔡侨郡。治所在今江西九江市境内。南朝宋属南新蔡郡。南齐后废。②南齐改西苞信县置,属北新蔡郡。治所在今河南商城县西。梁为义州义城郡治。隋开皇初改为殷城县。③亦作包信县。南朝宋改
即今云南沧源佤族自治县南十里永和大寨。旧为永和部落头人驻地。“永和”为佤语永绕的变音,“永”为寨,“绕”为森林,意即森林寨。
唐武德二年 (619) 置,治所在今湖北南漳县西。贞观元年 (627) 废。
金贞元元年(1153)改燕京路置,治大兴府(治今北京城西南隅)。贞元二年(1154)以后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河北大城、文安、雄县、高阳、清苑、满城等县以北,长城和北京市内长城以南,河北抚宁、昌黎等县以西
金正大三年 (1226) 升通秦寨置,属葭州。治所即今陕西佳县西北通镇。蒙古至元六年(1269) 废。古县名。金正大三年(1226年)升通秦寨置,治今陕西省佳县西北通镇,属葭州。元至元六年(1269年
俗称布哈公旗。即和硕特北前旗。在今青海天峻县东南。后迁今天峻县西北。
又名东市。隋大业城 (今陕西西安市) 两大市场之一。在大业城东部。西接平康、宣阳二坊,东连道政、常乐二坊,北邻宜仁坊,南靠安邑坊。徐松 《唐两京城坊考》 卷3: 胜业坊 (隋宜仁坊) “次南东市。隋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