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东莞郡
东晋太宁中侨置,属南徐州。治所在莒县 (今江苏武进县东南)。南齐后省。
东晋太宁中侨置,属南徐州。治所在莒县 (今江苏武进县东南)。南齐后省。
在今河南济源市东北八里。《方舆纪要》卷49济源县:马头溪“西有千王堰,六十余泉俱入此溪”。
北周改射江县置,属昌城郡。治所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金华镇。《元和志》 卷33射洪县: “县有梓潼水,与涪江合流,急如箭,奔射涪江口,蜀人谓水口曰洪。因名射洪。” 隋属新城郡。唐武德初属梓州。天宝初属梓潼
在今江西安福县西。《方舆纪要》卷87吉安府安福县:义川水“在县西。一名南溪水。源出袁州府萍乡县。又湖广攸县水亦流合焉,达永新县界,下流合禾水,会流庐陵县神冈山下。水奔涌善溃决,岁啮民田无算。天顺间,乡
即今云南安宁市西北笔架山。《方舆纪要》卷114安宁州: 岱晟山“在州北十五里。山高耸,今名笔架山。亦曰坎山”。
东汉雒阳苑囿。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外。《元河南志》引《洛阳宫殿名》有“平乐苑”。
1941年由乌吉哈姜盐池一带原布久 (红柯)、多仓、俄仓、白沙、哈秀、朵托、干巴、阿拉麻等部落辖地改置,驻哈姜 (今青海玛多县西北哈姜)。1948年裁撤 (省府设置,未经中央政府核准)。1941年由哈
唐置,即今河南洛阳市西南苗马村。为长安与洛阳间南道陆路交通重要驿站。元稹有《三泉驿》诗。唐置,在今河南省洛阳市西南苗马村。为长安与洛阳间南道陆路交通的重要驿站。元稹《三泉驿》诗:“三泉驿内逢上己,……
在今江苏溧阳市溧水上。《吴越春秋》卷4:子胥伐楚师还,“过溧阳濑水之上,乃长太息曰:‘吾尝饥于此,乞食于一女子,女子饲我,遂投水而亡。’将欲报以百金而不知其家,乃投金水中而去”。后人称之为“投金濑”。
即今福建平和县东三平山。《方舆纪要》卷99漳州府平和县:三平山“在县东南。岩谷深邃,结曲崎危,登者必历三险三平,乃至其巅。有峰岩泉石诸胜”。
十六国李特建,在四川成都市区北。明曹学佺《蜀中名胜记》卷1成都府引《成都记》云:“府治北三里许,有李特所筑赤涂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