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子礁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南子岛,在北子礁西南1.5海里。中国渔民向称奈罗下峙、奈罗峙仔。1947年命名南子礁。1983年改称南子岛。
即今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之南子岛,在北子礁西南1.5海里。中国渔民向称奈罗下峙、奈罗峙仔。1947年命名南子礁。1983年改称南子岛。
1934年置,属景谷县。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三十里香盐村。
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121小程番长官司: “嘉木箐在司南十五里。”
在今甘肃康乐县西南。《清一统志·兰州府二》: 麻山关 “在河州东南一百四十里,接巩昌府洮州厅界”。
即今台湾省苗栗县西南通霄镇。原为吞霄社。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土官卓个卓雾亚生起事被擒杀于此。清设吞霄汛,有外委驻守。日本占领期间设吞霄街。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通霄镇。本台湾土著番社名。即今
在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十里。《方舆纪要》卷32宁阳县“青川村”条下:东台“俗名梁王点军台”。
即今福建南平市西北峡阳镇。清时南平县丞驻此。民国时设县佐。即今福建省南平市西北峡阳镇。清福建南平县丞驻此。
①北周天和三年 (568) 置,为严州治。治所即今四川西昌市。五年 (570) 为西宁州治。隋开皇十八年 (598) 为嶲州治。大业三年 (607) 为越嶲郡治。唐武德元年 (618) 复为嶲州治。天
即今广西平乐县东南二十五里长滩乡。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平乐县图:东南有长滩塘。
①春秋楚置,即今江西波阳县。《史记·楚世家》: 楚昭王 “十二年,吴复伐楚,取番”,即此。秦置番县。②亦作蕃。藏文音译。指西藏远古某地区,或指吐蕃即西藏地区,或指大蕃即藏族聚居地区。(番pó) (1)
即今四川巴中市西平梁乡。《方舆纪要》卷68巴州:平梁城山在“州西二十五里。上平坦,四周石壁如城。又有古寺、龙泉二水,四时不竭。宋淳祐中,都统张实筑城于此,取平定梁州之义曰平梁城, 山因以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