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港
①即今江西弋阳县东南双港。清光绪《大清一统舆图》:弋阳县东南有“双港”。
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临湘县:“双港在县西南六十里。源出方山,二流并导,出桃林,逾西井,过罐子口,入洞庭湖。”
①即今江西弋阳县东南双港。清光绪《大清一统舆图》:弋阳县东南有“双港”。
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方舆纪要》卷77岳州府临湘县:“双港在县西南六十里。源出方山,二流并导,出桃林,逾西井,过罐子口,入洞庭湖。”
在今河北顺平县西二十里。《魏书·地形志》望都县:有“伊祁山”。《寰宇记》卷62望都县:伊祁山,“尧住此山,后因作姓”。祁水发源于此。
又作双龙城。亦名大五井子。即今黑龙江省望奎县。1913年于此置望奎设治局。1917年改为望奎县。(1)在内蒙古自治区土默特右旗东南部。面积97平方千米。人口1.4万。镇人民政府驻双龙西村,人口1450
在今四川万县市。有二:一在今市西弹子镇北,路通开江县;一在今市北天城镇北,路通开县。清同治元年(1862),兰二顺率义军至开县,乡绅团勇堵于此。
①北周建德六年(577)于广川防置,治所在今甘肃碌曲县西南。《隋书·吐谷浑传》:“开皇初,以兵侵弘州。高祖以弘州地旷人梗,因而废之。”②隋开皇十八年(598)置,治所在弘化县(今甘肃庆阳县北二十里)。
又作浪社、 琅峤社。 即今台湾省屏东县南恒春镇。原为高山族郎娇社。清康熙间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2: 郎娇社 “离府治四百九十五里”。
唐方镇名。即横海军后期之号。治所在沧州(今河北沧县东南旧州镇)。《旧唐书·文宗纪下》:大和五年(831),“赐沧德节度使曰义昌军”。乾宁五年(898)并入幽州。见“横海军”。
在今江西高安市旧城内。《明一统志·瑞州府》: 披仙亭 “在府治。宋苏辙有诗”。
1937年析锦县置,属辽宁省。治所在锦县 (今锦州市)。《明一统志》 卷25辽东都司 《山川》: 锦川 “在锦州城西,一曰锦水,州以此名”。清乾隆 《钦定盛京通志》 卷26: “小凌河又名锦川。”此河
在今山西河曲县城。《金史·地理志》 隩州:兴定四年(1220),“以残破徙治于黄河滩许父寨”。即此。
北宋庆历年间置,属延州延川县。即今陕西子长县东三十五里丹头村。蒙古至元元年(1264)升为丹头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