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唐年县

唐年县

唐天宝二年 (743) 置,属江夏郡。治所在今湖北崇阳县西南四十里。后属鄂州。五代吴顺义七年 (927) 改为崇阳县,徙治今崇阳县。南唐又改为唐年县。北宋开宝八年 (975) 又改为崇阳县。


古县名。唐天宝二年(743年)置,治今湖北省崇阳县西南。属鄂州。五代吴顺义七年(927年)改名崇阳县,迁今治。南唐复名唐年,北宋开宝八年(975年)仍名崇阳县。


猜你喜欢

  • 洧渊

    在今河南新郑市南。《左传》: 昭公十九年(前523),“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春秋属郑,在今河南省新郑市东南。《左传》昭公十九年(前523年):“郑大水,龙斗于时门之外洧渊。”即此。

  • 晋祠

    在今山西太原市西南五十里悬瓮山下。原为纪念晋国开国君主唐叔虞而建。《水经·晋水注》:“昔智伯之遏晋水以灌晋阳,其川上溯,后人踵其遗迹蓄以为沼,沼西际山枕水,有唐叔虞祠。” 北齐天统五年 (569) 改

  • 壮士千户所

    明洪武二十年(1387)置,属金乡卫。在今浙江苍南县东南渔寮乡雾城。隆庆初并入蒲门千户所。

  • 广东道宣慰司

    元至元十五年(1278)置,属江西等处行中书省。治所在广州路(今广东广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封开、郁南、罗定、阳春、阳江以东之广东省。明洪武二年(1369)改置广东等处行中书省。元至元十五年(1278

  • 威镇堡

    亦作威振堡。明置,属宁夏前卫。即今宁夏平罗县东北威镇堡。《清一统志·宁夏府二》: 威镇堡 “本朝初设把总,嘉庆十五年改设外委。东北有边墙一道,即北长城也。下有东西二闇门,为汉夷互市处”。

  • 温岭镇

    即今浙江温岭市西十二里温峤镇。明置巡司于此,后废。清置温岭镇。

  • ①又作葛。战国燕邑。即今河北安新县西南安州。《史记·赵世家》:成侯十九年(前356),“与燕会阿”。即此。②即柯。战国齐邑。在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阿城镇。《史记·司马穰苴传》:“齐景公时,晋伐阿、甄。”即

  • 双岛湾

    在今辽宁大连市旅顺口区西北双岛湾镇西,有北双岛与南双岛。明《辽东志》卷1:南双岛在“(金州卫)城西南一百里”;北双岛在“城西南九十里”。两岛之间即双岛湾,为船舶避风佳地。今已淤塞为旅顺盐场。

  • 岛夷

    ①《尚书·禹贡》 扬州:“岛夷卉服,厥篚织贝。”其说有三:(1)胡渭认为是指台湾土著先民,即东鳀人。(2)清末民国初杨守敬谓指琉球、吕宋岛诸地。(3)清光绪《定海厅志》以为是指东南沿海越族,今舟山群岛

  • 代来城

    又称悦跋城。即今内蒙古东胜市西大成梁古城。《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父卫辰入居塞内,苻坚以为西单于,督摄河西诸虏,屯于代来城。”即此。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伊金霍洛旗西北。《晋书·赫连勃勃载记》:父卫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