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堂邑县

堂邑县

①秦置,属东海郡。治所在今江苏六合县北。西汉初为侯国,后仍为县,属临淮郡。东汉属广陵郡。西晋为堂邑郡治。东晋安帝时废。南朝梁复置。隋开皇四年 (584) 废入六合县。

②隋开皇六年 (586) 置,属屯州。治所在今山东冠县东。大业初属武阳郡。唐属博州。五代晋改名河清县,不久复为堂邑县。北宋熙宁初徙今聊城市西北堂邑。元属东昌路。明属东昌府。民国初属山东东临道。1925年属东昌道。1928年直属山东省。1956年撤销,并入聊城、冠县二县。


(1)古县名。西汉初为侯国,后置县,治今江苏省南京市六合区北,属临淮郡。东晋安帝时废入侨置之尉氏县,南朝梁复置。属秦郡。北周属六合郡。隋开皇四年(584年)废入六合县。西汉置铁官。《资治通鉴》:东晋太元四年(379年),前秦苻坚攻淮南,“右卫将军毛安之等帅众四万屯堂邑”,即此。(2)古旧县名。隋开皇六年(586年)置,治今山东冠县东千户营。属屯州。“因县西堂邑故城为名”(《元和郡县志》)。大业初属武阳郡。唐属博州。天宝十五载(756年)颜真卿遣兵大破安禄山叛军于县西南。五代晋改为河清县,汉复旧名。北宋仍属博州。熙宁中,县城圮于水,移治今聊城市西北堂邑。元属东昌路。明、清属东昌府。原属山东省,1949年改隶平原省,1952年复属山东省。1956年并入聊城、冠县两县。


猜你喜欢

  • 青村场

    南宋改青墩场为青村场。即今上海市奉贤县东奉城镇。明洪武二十年 (1387) 置青村守御千户所。清雍正二年 (1724) 于此置奉贤县。清时设盐课大使,后设场知事。

  • 盟亭

    在今河北沧县南。《寰宇记》 卷65沧州清池县: “盟亭,《郡国志》 云: 长芦县有盟亭,即为燕齐之界。” 《方舆纪要》卷13沧州: 盟亭,“《志》云: 古燕、齐分界处。二国尝结盟于此,因名”。

  • 永安井

    在今四川奉节县东南。《新唐书·地理志》 奉节县:“有永安井盐官。”唐李贻孙《夔州都督府记》:白帝城之左五里,得盐井十四。《寰宇记》卷148奉节县:“八阵图下东西三里有一碛,东西一百步,南北广四十步。碛

  • 漷阴县

    辽置,属析津府。治所在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里漷县镇。《辽史·地理志》: “漷阴县,本汉泉山之霍村镇。辽每季春,弋猎于延芳淀,居民成邑,就城故漷阴镇,后改为县。” 金属大兴府。元至元十三年 (1276)

  • 武功郡

    北魏太和十一年 (487) 置,属岐州。治所在美阳县 (今陕西咸阳市西南杨林区永安村)。辖境相当今陕西武功县及扶风县南部、乾县西北部地。北周建德三年 (574) 废。北魏太和十一年(487年)置,治美

  • 榕津寨

    在今广西平乐县东六十里榕津村。明于此置巡司。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平乐县东榕津。明于此置巡检司。

  • 荆湖北路

    北宋初置,治所在江陵府 (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雍熙中与荆湖南路合并为荆湖路。至道三年 (997) 又分为荆湖北路。辖境相当今湖北兴山、巴东等县以东,大悟、鄂州、通城等市县以西,远安、荆门、

  • 砖路镇

    即今河北定州市西北砖路镇。清道光 《定州志》 卷7市集: 砖路镇在 “城西北四十里”。在河北省定州市西北部。面积64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砖路,人口 4820。宋建开元寺塔时,此地为运砖之路

  • 靖水寨

    在今安徽岳西县南三十里。寨建于明末,地势险要。1930年2月,中国共产党在此领导靖水寨农民暴动,建立工农民主政权,成立中国工农红军潜山独立师。靖水寨暴动在大别山有着深远的影响。

  • 宁净口

    在今河北涞源县东南。《方舆纪要》卷44广昌县:宁净口“在县东南三十里。接浮图峪,路通易州五虎岭。《志》云:宁净口与浮图峪口,景泰三年俱筑堡,置戍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