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夏门

夏门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雒阳城北面西头门。《后汉书·灵帝纪》:建宁元年 (168) 正月,“己亥,帝到夏门亭”。注引 《东观记》: “到夏门外万寿亭,群臣谒见。”


即今河南省洛阳市东汉魏洛阳城北面西头门。《后汉书·灵帝纪》:建宁元年(168年)春正月己亥,解渎亭侯刘宏(庚子即位为灵帝)“到夏门外万寿亭,群臣谒见”,即此。


猜你喜欢

  • 海瀛山

    即今云南江川县东北抚仙湖中之孤山。《方舆纪要》 卷115澂江府江川县: 海瀛山 “在府东南。特起湖中,四壁如削,凭虚视下,竞秀争流,一名孤山”。为游览胜地。

  • 大夏河

    番名阿拉藏河。即古漓水。今黄河支流大夏河。源出今甘肃夏河县西南西倾山东麓,北流到永靖县莲花镇入黄河。《明一统志》卷37谓大夏河为古漓水。而古之大夏河,据《水经·河水注》:“水出西山,二源合舍而乱流,径

  • 平赤县

    1931年9月由吉安、吉水、水丰等县析置,治南龙(今江西吉安县东南东固镇东南龙)。1934年2月废。旧县名。1931年由吉安县属赣水以东,吉水县属张家渡水南白沙北湖线以南,永丰县属沙溪含下君埠南坑线以

  • 乐新县

    南明永历二年(1648)改蒙自县置,治所即今云南蒙自县。清顺治十六年(1659)复名蒙自县。

  • 沉黎驿

    在今四川汉源县北清溪镇北。《方舆纪要》卷73黎州守御千户所:沉黎驿在“所治北二里。明初置”。

  • 通海城路

    唐代安南通天竺道的 一部分。唐樊绰《蛮书》 卷6: “夷人不解舟船,多取通海城路贾勇步入真、登州林西原,取峰州路行。” 通海城路的路线,《蛮书》 卷1有详细记载。从安南都护府城取峰州路,往西北至古涌步

  • 泡河

    亦名包水。又名丰水、泡水、苞水。在今江苏丰县北。自山东单县流入境,东入沛县界。《汉书·地理志》 山阳郡平乐侯国: “包水东北至沛入泗。” 《水经·泗水注》: 黄水 “又东径平乐县右合泡水……自下沣、泡

  • 诃罗旦

    即呵罗单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隋书·赤土传》:赤土国“南诃罗旦国”。

  • 安澜门

    本江陵城(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城)西门龙山门。清乾隆年间改名安澜门。

  • 海安坝

    在今江苏海安县。《明史·常遇春传》:“从徐达克泰州,败 (张) 士诚援兵,督水军壁海安坝以遏之。” 《清一统志·扬州府二》: 海安坝 “在泰州东海安县北。有东、中、西三坝,限河水不南入运盐河,以资东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