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夏鲁寺

夏鲁寺

在今西藏日喀则市东南四十里。北宋元祐二年 (1087) 创建。藏语意为 “新生草芽” 或 “”。元时把持夏鲁寺政的地方势力阶氏家族曾受封为万户长,夏鲁为西藏十三万户之一。14世纪中叶,阶氏家族迎请当时喇嘛教著名僧人布顿·仁钦珠主持寺务,对寺庙又加以重修扩建。后以夏鲁寺为中心,创立了喇嘛教的夏鲁派,又称布顿派。主要建筑为大殿,木架结构和斗拱具有元代风格,是一座藏汉建筑的混合体。寺内还保存有元代壁画和八思巴文文告等珍贵文物。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市东南。北宋元祐二年(1087年)由藏传佛教僧人杰尊喜饶迥乃兴建。元时,把持寺政的地方势力杰氏家族曾受封为万户长,夏鲁为西藏十三万户之一。14世纪中叶,杰氏家族迎请当时藏传佛教著名僧人布顿·仁钦朱主持寺务,寺又重修扩建。后以夏鲁寺为中心,创立了藏传佛教的夏鲁派,又称布顿派。共有4个扎仓。主要建筑为夏鲁大殿,木架结构和斗栱、玻璃瓦顶、吻兽砖饰等具有元代建筑风格,是一座藏汉建筑的混合体。寺内保存有珍贵的元代壁画、贝叶经和多张八思巴文文告。文告都是当年萨迦法王在接受了元朝皇帝敕书以后,转发给西藏各地的命令和通知,史料价值十分珍贵。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子洪镇

    清置,属祁县。在今山西祁县东南三十里子洪村。

  • 和硕特南左翼中旗

    清雍正三年 (1725) 置,属和硕特部。在今青海同德县西南黄河以东一带。《清史稿·地理志》 南左翼中旗: “牧地西滨黄河。有恰克图河,东南来流入之。东至巴哈图尔根,南至阿尔坦果尔,西至伊克图尔根,北

  • 直渎县

    东晋义熙中析盱眙县置,属盱眙郡。治所在今江苏盱眙县南。隋初废入盱眙县。古县名。东晋义熙中分盱眙县地置,治今江苏省盱眙县南。东晋、南北朝属盱眙郡。隋初省入盱眙县。

  • 金庄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金装镇。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40: 开建县有金庄墟。

  • 罗浮山

    ①在今福建霞浦县南罗浮。《方舆纪要》卷96福宁州 “洪山” 条下: “又南十里曰罗浮山,相传此山浮海而来,泊船山下,可避北风。若南风,则石厓齿齿难近。嘉靖三十七年,倭贼流劫罗浮,官军御却之。” 即此。

  • 湾头桥镇

    在今天津市静海县东南湾头村。清同治《畿辅通志》 卷50静海县图: 东南有湾头。在湖南省武冈市西北部。面积139.8平方千米。人口6.8万。镇人民政府驻湾头桥,人口1100。清嘉庆年间境内小河弯处尽头建

  • 坤德六合殿

    北魏平城宫殿。在今山西大同市北。《魏书·高祖纪》: 太和三年 (479) “春正月癸丑,坤德六合殿成”。

  • 盖县

    西汉置,属泰山郡。治所在今山东沂源县东南盖冶。东汉永平二年 (59) 割属琅邪国。章帝时仍属泰山郡。西晋属东莞郡,元康元年 (291) 析置东安郡治此。北齐废。(1)古县名。西汉以故盖邑置,治今山东省

  • 唐兴州

    南宋置,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唐兴。元属来远路。明初废。南宋置,治所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北唐兴。辖境相当今百色市西北一带。元属来安路。明初废。

  • 盖仙山

    即今福建浦城县北浮盖山。《舆地纪胜》 卷129建州 《景物下》: 盖仙山“ 一名浮盖山。在浦城县北九十里,上有仙坛、石洞,可以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