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台山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大台山在“县(今城关镇)西北二十里。趾削顶平,雄秀甲于封内,亦名五峰山。宋靖康间,女真入犯,居民多避兵于此”。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北。《方舆纪要》卷14井陉县:大台山在“县(今城关镇)西北二十里。趾削顶平,雄秀甲于封内,亦名五峰山。宋靖康间,女真入犯,居民多避兵于此”。
在今广西桂林市南四十里。明于此置巡司。
明洪武十五年(1382)置,属云南都同。治所在今云南寻甸回族彝族自治县南四十二里易隆。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废。
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南。《三国志·吴书·三嗣主传》:宝鼎元年(266),永安山贼施但等聚众数千人,劫皓庶弟永安侯谦出乌程,“至建业众万余人。丁固、诸葛靓逆之于牛屯,大战,但等败走。获谦,谦自杀”。《资治通
即今广东新会市东南古井镇。清道光《新会县志》卷4:“墟市”有古井墟。
一名西小江。源出今浙江萧山市南临浦镇麻溪,东北流至今浙江绍兴市西北钱清镇,又东至三江口入海。历史上曾是浦阳江的下游河段。宋 《嘉泰会稽志》 卷10: 浦阳江 “在 (萧山) 县东,源出婺州浦江,北流一
①即今湖北秭归县(剪刀峪)西北归州镇。《水经·江水注》:“(秭归)县城东北,依山即坂,周回二里,高一丈五尺,南临大江。古老相传,谓之刘备城。盖备征吴所筑也。”《舆地纪胜》卷74归州:刘备城“即今州城。
指今中南半岛南部及马来半岛。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下:“俗分诸国为上、下岸,以真腊、占城为上岸,大食、三佛齐、阇婆为下岸。”上、下岸或以马六甲海峡为准而区分。
1914年改归化县置,属贵州贵西道。治所即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因县境西有紫云源胜境为名。1923年直属贵州省。1966年改设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
明置,在今广西南宁市西南。明 《徐霞客游记· 粤西游日记三》: “泊于建武驿前天妃宫下。”
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黑龙江下游右岸宏格力河上游。《清一统志·吉林一》 “喀穆尼窝集”条下:“庄蔼窝集,在(宁古塔)城东北二千二百五十九里。”宏格力河发源于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