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大福先寺

大福先寺

在今河南洛阳市东郊、瀍河乡唐寺门村内。始建于唐,故址在今寺东五里塔湾村西头俗称“唐寺崖”的地方。武则天曾为福先寺撰写过浮图碑文,著名画家吴道子曾在该寺作“地狱变相”壁画。开元二十一年(733)日本僧人荣睿、普照随第九次遣唐使来到中国,当时正值唐玄宗住在东都洛阳,即敕令二位日本僧人禅居福先寺。三年后,荣睿、普照祈请福先寺僧人道睿赴日弘法传戒,后来道睿成为日本禅宗二代传人。明代天启年间,福先寺被水冲毁。洪水过后,附近乡人将福先寺保留下来的部分遗物北移数里,重建寺院。清康熙年间又予重修。1922年再次重修,并由吴佩孚的参谋长张佐民于山门门额题“古唐寺”三字,故又名古唐寺。


猜你喜欢

  • 伏羌寨

    北宋建隆三年(962)置,属秦州。即今甘肃甘谷县。熙宁三年(1070)升为伏羌城。

  • 田阳县

    1935年改奉议县置,属广西省。治所在今广西田阳县西南右江南岸旧城村。后迁今田阳县西北那坡镇。1955年迁今田阳县。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右江上游西岸。属百色市。面积 2394 平方千米。人口32.8

  • 天津市

    1928年于天津县城区置天津特别市,1930年6月改为天津市,隶属行政院。同年10月,改为省辖市,为河北省治。1935年复升为院辖市。1937年日军占领后,改特别市。1945年抗战胜利后仍为院辖市,1

  • 南亳

    商三亳之一。在今河南商丘县东南。相传汤曾居此。《太平御览》 卷83引皇甫谧 《帝王世纪》:“南亳在谷熟。” 《史记·殷本纪》: “汤始居亳。” 《正义》 引 《括地志》: “宋州谷熟县西南三十五里南亳

  • 江州县

    ①战国周慎王五年(前316)秦灭巴国后置,为巴郡治。治所在今四川重庆市。《后汉书·光武帝纪》:建武十一年(35)伐公孙述,“威虏将军冯骏围田戎于江州”。次年“拔江州,获田戎”。即此。南齐永明五年(48

  • 巴燕戎格河

    亦作巴燕戎格渠。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中部。《清史稿·地理志》 西宁府:巴燕戎格厅“巴燕戎格河出小积石山东麓,纳厅境诸小水,南入黄河”。

  • 杨安堡

    在今贵州都匀市东。《明史·贵州土司传》:弘治二年(1489),“苗‘贼’七千人攻围杨安堡,都指挥刘英统兵觇之,为所困。命镇巡官往援,乃得出”。即此。

  • 兴泰里

    即今福建仙游县东北古邑。清雍正十二年(1734)置巡司于此。在今福建省仙游县东北,属兴化府。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于此设巡检司。

  • 举水

    即今湖北麻城市东、新洲县西境之举水。《水经· 江水注》: “举水出龟头山……南流注于江。” 《方舆纪要》 卷76麻城县: 举水 “在县东。源出龟峰山,西北流,又折而东南入黄冈县界,南流注于江”。(1)

  • 梅陇镇

    即今上海市闵行区东北十里梅陇镇。民国《江苏六十一县志》: 上海县南有 “梅陇镇”。(1)在上海市闵行区中部。面积31.5平方千米。人口5万。镇人民政府驻梅陇,人口3700。旧名梅家弄,相传明成化年间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