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虹桥镇
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南二十四里大虹桥乡。清道光《武陟县志》卷8:集镇有大虹桥。
即今河南武陟县西南二十四里大虹桥乡。清道光《武陟县志》卷8:集镇有大虹桥。
南朝梁大同中置,属南梁北巴州。治所在今四川南部县西北。辖境相当今四川南部县西北地。西魏改为金迁郡。南朝梁置,治今四川省南部县西北。西魏时改金迁郡。
在今安徽阜阳市东门外。明正德 《颍州志》 卷2: 颍州驿“旧驿在三里湾,洪武中河水沦决徙今所”。
即今海南省临高县东北马袅乡。《清一统志·琼州府二》 “南定营”条下:马袅营“在(临高)县东北马袅港口,俱有官兵防守”。
即丰溪镇。在今湖北竹溪县南九十八里。清魏源 《圣武记》 卷10: “竹溪以峰溪为要隘。”
在今浙江安吉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91孝丰县: 松坑口在 “县 (治今孝丰镇) 西五十里。山溪错杂处也,有巡司戍守”。清废。
即春秋时之茅津。在今山西平陆县西南二十里黄河北岸太阳渡村附近。《清一统志·解州》:大阳渡“在平陆县(治今平陆西南二十里)南二里”。
即今广东陆河县 (河田镇)。清属陆丰县,置巡司于此。1988年设陆河县治此。
北宋改思浪羁縻州置,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下琅附近。明分置上、下思朗州。
清雍正十二年 (1734) 改福宁州置,属福建省。治所在霞浦县 (今福建霞浦县)。辖境相当今福建霞浦、福安、宁德、福鼎、寿宁等市县及周宁县大部分地。1913年废。清雍正十二年(1734年)改福宁州置,
五代方镇名。后晋天福三年 (938) 置,治所在相州 (今河南安阳市)。辖境相当今河北临漳县以南,河南林州、辉县二市以东,范县、清丰县以西,黄河以北地。北宋初废。五代方镇名。五代晋天福三年(938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