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庄岩路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南部,由普济寺直达海滨。清许琰《普陀纪胜》:“妙庄严路自南道头至山门五六里,皆啄石甃成,孔道随形高下,相势宛委。道旁多撑云古木,交景垂荫,翠峰环映,怒浪鸣空。”
在今浙江舟山市普陀区普陀山南部,由普济寺直达海滨。清许琰《普陀纪胜》:“妙庄严路自南道头至山门五六里,皆啄石甃成,孔道随形高下,相势宛委。道旁多撑云古木,交景垂荫,翠峰环映,怒浪鸣空。”
西汉元封二年(前109)置,属益州郡。治所在今云南昆明市东十余里。《华阳国志·南中志》:“汉武帝将军郭昌讨夷,平之,因名郭昌以威夷,孝章(原文误, 应为宣)时改为谷昌也。”刘琳《华阳国志校注》:“谷昌
即今广东封开县东北金装镇。明万历 《广东通志》 卷40: 开建县有金庄墟。
亦作阿勒楚尔、阿喇楚勒。在帕米尔高原南部。《清史稿·瑚尔起传》:乾隆二十四年(1759),“师自喀喇乌苏逐捕霍集占,至阿尔楚尔。贼设伏两山间,我军张两翼击之,贼败三十里,负山而屯”。今属塔吉克斯坦。
①唐天授二年 (691) 置羁縻州,属泸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北。《舆地纪胜》 卷166长宁军: 思峨州“去军五十里”。北宋熙宁以后废。②即思峨洞。在今四川兴文县西南兴晏乡袁家洞。《宋史·赵遹传
即今河南淮滨县城关镇。旧属息县。民国初设县左驻此。1952年以息县、固始、潢川三县地析置淮滨县,设治于此。在今河南省淮滨县境。清咸丰五年(1855年)苏添福率捻军大败清军于此。
即今广西博白县西南龙潭镇。清光绪《广西舆地全图》博白县图:西南有龙潭墟。有外委戍守。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北石幢村。清光绪《江苏全省舆图》无锡县图:西北有石幢桥(镇)。
即四洮铁路的东段。从吉林四平(今四平市)至郑家屯(今双辽)。长87.9公里。1917年修筑。
一作毛狗寨。即今湖南保靖县西南五十八里毛沟镇。洪宪元年 (1916) 《最新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保靖县西南有茅沟寨。
①唐置,治所在汤泉县(今越南谅山省谅山东南)。辖境相当今越南谅山省及河北省部分地。天宝元年(742)改为汤泉郡。乾元元年(758)复为汤州。后废。②唐渤海国置,属中京显德府。治所在灵峰县(今吉林敦化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