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社村
即今陕西淳化县东北南村乡安社村。西北革命根据地所置淳耀县曾徙治于此。
即今陕西淳化县东北南村乡安社村。西北革命根据地所置淳耀县曾徙治于此。
即今贵州大方县西落脚河。《方舆纪要》卷123毕节卫: “落析水河在卫南八十里。经归化、鸽鸭二关间,流入水西境,为陆广河之上源。”
即今贵州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东南梵净山。《寰宇记》 卷122思州思王县: “思邛山在县东南,连思邛水。”
又作墨斗岭、广仁岭。即今河北滦平县西北伊逊岭。《辽史·地理志三》 宋王曾上契丹事曰: “过乌滦河东有滦州,又过黑摸斗岭,一名渡云岭。” 《清一统志 ·承德府》: 广仁岭 “即古墨斗岭。岭之西南为滦平县
唐天宝元年 (742) 改容州置,治所在北流县 (今广西北流县)。辖境相当今广西容县、北流二县地。乾元元年 (758) 复改为容州。唐天宝元年(742年)改容州置,治北流县(今广西北流市)。辖境相当今
1934年改五福县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在今云南勐海县西三十八里勐遮。民国 《云南省民政厅 〈有关各县更改县名〉 案卷》: “南峤,城治山名景峤,河名南央。” 1953年撤销,并入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旧
即今云南双柏县治。清有千总驻防。1962年双柏县迁治于此。
即今安徽舒城县西张母桥镇。清光绪《舒城县志》卷7:张母桥镇在“县西北五十里”。
金初升范桥镇置,属沧州。治所在今河北沧县北四十里兴济镇。大定六年(1166)属清州。蒙古至元二年(1265)废入会川县,后复置,仍属清州。明洪武初废。十三年(1380)复置,属河间府。清顺治六年(16
在今四川乐山市西南沙湾镇南。《元和志》卷31绥山县:小峨眉山“在县南六里”。《方舆纪要》卷52嘉定府:小峨山“在峨眉县南三十里,一名铧刃山,又有李仙洞”。
即今山东阳谷县东北郭屯乡。清光绪《山东通志》 卷下 《舆图志》: 阳谷县东北有郭店屯。集镇名。在辽宁省庄河市西南部,南临黄海。属大郑镇。人口 450。 为原高阳镇人民政府驻地。主产玉米、高粱等。渔业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