岐阳宫
在今陕西凤翔县东五里。《元和志》卷2凤翔府(岐州):“后魏太武帝于今州理东五里筑雍城镇,文帝改镇为岐州。隋开皇元年,于州城内置岐阳宫,岐州移于今理。”
在今陕西凤翔县东五里。《元和志》卷2凤翔府(岐州):“后魏太武帝于今州理东五里筑雍城镇,文帝改镇为岐州。隋开皇元年,于州城内置岐阳宫,岐州移于今理。”
北周置,为宕昌郡治。治所在今甘肃宕昌县东南。隋开皇十八年(598)改名良恭县。古县名。北周置,治今甘肃省宕昌县东南。属宕昌郡。隋开皇十八年(598年)改名良恭县。
即今河北平乡县西南,南和、任县东之留垒河。《寰宇记》 卷59平乡县: “落漠水在县西南十八里,古薄洛津也。语讹,故为落漠。” 《清一统志·顺德府》: 落漠水 “一名刘累河。俗亦称牛尾河。自鸡泽县流入县
1933年改靖边行政区置,直属云南省。治所即今云南屏边苗族自治县。1963年改设屏边苗族自治县。旧县名。1933年以靖边行政区改置,治今云南省屏边苗族自治县玉屏镇。1960年并入河口瑶族苗族县。196
唐建。在今浙江杭州市。白居易有诗。在今浙江省杭州市。唐白居易有诗。
即曲薛兀儿泽。在今蒙古国和林格尔东南。
南朝宋置,属海昌郡。治所当在今广东高州、信宜二市县境。梁以后废。
①又名九宗山。在今湖北孝昌县东。《舆地纪胜》卷77引《宋永初山水记》云:“其山环阜叠嶂,林麓深杳,中有圆明寺,大谿横前,景物幽趣。盖不减长安之九嵕也。”②在今陕西礼泉县东北。《汉书·地理志》谷口县:“
1933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上杭、永定二县边境析置,治所在太拔(今福建上杭县东南太拔)。以恽代英烈士命名。1935年1月裁撤。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33年由上杭、永定两县析置。以纪念193
①在今山西交口县东南。《清一统志·隰州》“义泉镇”条下:“州东九十里有张家川镇。”②即今甘肃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治。清乾隆《直隶秦州新志》卷3清水县:“北八十里有张家川城,不详所始。”在甘肃省张家川回族自
又作八水。即关中地区长安附近泾、渭、灞、浐、酆、镐、潦、潏八水的总称。酆亦作沣、丰,镐亦作滈,潦今作涝,潏亦作泬。司马相如《上林赋》:“荡荡乎八川分流”,指此。关中地区长安附近霸(灞)、产(浐)、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