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岩山寺

岩山寺

原名灵岩院。在今山西繁峙县东南八十里天岩山北麓天岩村。创建于金正隆三年 (1158)。元、明、清屡有修葺。主体建筑南殿名文殊殿,为金代遗松。面阔五间,进深三间。殿内置一大佛坛,坛上塑文殊、胁侍、天王等像,均为金代作品。殿内四壁满绘壁画,是金大定七年 (1167) 宫廷画师王逵所作。壁画构思奇特,内容丰富,人物神态逼真,是我国金代壁画中的优秀作品。东西配殿及禅房等保存完整。今存碑碣中以金正隆三年《繁山孝灵岩院水陆记碑》价值最高。1982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原名灵岩院。在山西省繁峙县城东南天岩山北麓天岩村。寺因山名。始建于金正隆三年(1158年)。现存山门、钟楼、东西配殿、南殿(文殊殿)、禅院等。南殿为元代重修,面宽5间,进深6椽,单檐歇山顶。殿四壁有金大定七年(1167年)绘制的壁画,画面构图严谨,笔力刚劲,为艺术精品,并对研究宋金时期宗教、建筑、美术有很高史料价值。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阿克寿

    即今新疆皮山县南阿克肖。清宣统《新疆图志》卷9:“由克里阳卡向南行九十里至阿克寿,草盛薪缺,有敖罕种民数户居此,尚有七十余户于各山沟牧放。”

  • 饶阳水堡

    在今陕西定边县南一百三十里。清康熙《延绥镇志》 卷1: 饶阳水堡 “宋夏州地,饶阳水头古萧关。明成化十三年,余子俊置,隶庆阳卫。十五年巡抚丁川改属本镇,城设在腹里,周围凡二里三十步。楼铺八座。万历二年

  • 金水山

    即铜官山。在今四川金堂县东。《舆地纪胜》 卷164怀安军: 金水山,“ 《皇朝郡县志》 云:在金水县北四十里。本名铜官山”。

  • 封嵎

    又作封隅、封禺。封山、嵎山的合称。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南。两山相去仅三里。《国语· 鲁语下》: 防风氏在虞、夏、商为汪芒氏,“守封嵎之山”。封山和嵎山(亦作隅山、禺山)的合称。在今浙江省德清县西南,两山相

  • 柴村镇

    金置,属曲沃县。在今山西曲沃县北九里。

  • 郴义县

    五代唐改义昌县置,属郴州。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北宋太平兴国初改为桂阳县。五代楚改义昌县置,治今湖南省汝城县南十五里石塘村。属郴州,后属敦州。北宋太平兴国元年(976年)改名桂阳县。

  • 难溪砦

    北宋置,属彭水县。在今四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南七十里朗溪乡 (朗溪场)。

  • 虎井屿

    又作虎穴屿。在今台湾省澎湖岛西南。清蒋毓英 《台湾府志》 卷3: 虎穴屿 “形如猛虎,中裂一港,故名。南风起,澎民张网于此。及冬而归”。高拱乾 《台湾府志》 卷1作虎井屿,谓 “形如虎临深”。

  • 息烽千户所

    明崇祯三年 (1630) 以贵州前卫故绝六屯并割底寨司地置,属敷勇卫。治所即今贵州息烽县。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省入修文县。明崇祯三年(1630年)置,治今贵州省息烽县。属贵阳府。清康熙二十六

  • 铁桥城

    本吐蕃十六城之一,分铁桥东城与铁桥西城。唐贞元十年 (794) 南诏破吐蕃后,斩断铁桥,保留铁桥西城,为铁桥节度驻地。铁桥东城在今云南中甸县西南隅,金沙江东岸春读北十里。铁桥西城在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