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平利县

平利县

①西汉置,属广平国。治所在今河北南部。东汉废。

②唐武德元年(618)置,属金州。治所在今陕西平利县西北老县街东。八年(628)移治今平利县西北老县街。元废。明初复置,属兴安州。清嘉庆七年(1802)徙治白土关, 即今平利县,属兴安府。民国初属陕西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


在陕西省南部,东邻湖北省,南接重庆市。属安康市。面积 2627 平方千米。人口22.9万。辖9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城关镇。唐武德元年(618年)于今老县街南上廉城分金川县地始置平利县,属金州。八年迁治今老县街。因境内平利川得名。北宋熙宁六年(1073年)降为镇,辖地入西城县。元祐二年(1087年)复置,属金州。元省。明洪武三年(1370年)于今石牛河口复置。初属大宁州,五年迁女娲山西之灌河口(今后湾附近)改属金州,万历十一年(1583年)属兴安州。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年)属兴安府。嘉庆七年(1802年)县治自灌河口移至白土关即今址。1914年属汉中道,1928年直属陕西省。1949年属安康分区,1950年属安康专区。1969年属安康地区,2000年属安康市。地处大巴山地区。主要河流有坝河、黄洋河、岚河,均源于县境。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以玉米、小麦、稻、薯类为主。林业土特产丰富,盛产生漆、茶叶、桑蚕、黑木耳、苎麻、棕片等,尤以牛王漆驰名;有党参、黄连、当归、杜仲、天麻等药材。工业有电机、水泥、造纸、制茶、化工等厂。汉白公路经此。


猜你喜欢

  • ①古地名。又称陕陌。在今河南陕县西南。周成王时,周、召二公以此为界。《公羊传 · 隐公五年》: “自陕而东者,周公主之; 自陕而西者,召公主之。” 即此。②战国魏邑。后属秦。在今河南三门峡市陕县老城东

  • 空灵滩

    在今湖南株州市南湘江中。亦作空泠峡。《梁书·元帝纪》: 承圣元年 (552),“营州刺史李洪雅自零陵率众出空灵滩,将下讨 (陆) 纳,纳遣将吴藏等袭破洪雅,洪雅退守空灵城”。即此。清光绪《湖南通志》

  • 剑门驿

    即今四川剑阁县北剑门镇。《清一统志·保宁府》: 剑门驿 “在剑州东北六十里。本朝乾隆二十七年置驿丞”。民国时有县佐驻此。

  • 馆仙洞

    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北。《清一统志·严州府》: 赤洲岭 “在桐庐县西北四十五里。其岭萦回曲折,凡三里余。有赤洲洞,自洞门梯级而下三丈余,有石壁,自壁八十余步,洞屋高敞,萦回曲折而入,莫知所穷。唐贞元中,侍

  • 桑沟湾

    一作桑沟澳或桑沟口。即今山东荣成市东南桑沟湾。清 《乾隆内府舆图》 作桑沟口。洪宪元年 (1916) 《大中华帝国道县形势全图》 作桑沟湾。

  • 岩栖县

    唐置,属羁縻思顺州。治所在今广西忻城县东。北宋庆历四年 (1044) 废。古县名。唐置,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柳江县西南、忻城县东。属思顺州。北宋庆历中废。

  • 贵西道

    1914年由黔西道改置,属贵州省。治安顺县 (今贵州安顺市)。辖境约当今贵州金沙、黔西、清镇、平坝、安顺、紫云、望谟、册亨以西地区及赤水市。1917年徙治毕节县 (今贵州毕节市)。1923年废。191

  • 吉潭墟

    即今江西寻乌县东三十里吉潭镇。清同治《江西全省舆图》卷9:长宁县东有吉潭墟。

  • 北津镇

    在今四川南充市北五里。《方舆纪要》卷68顺庆府南充县:北津镇在“府北五里。郡城旧置于此。今有北津渡巡司”。

  • 五社津

    在今河南巩义市北。《后汉书·光武纪》:建武元年(25)七月,“遣耿弇率强弩将军陈俊军五社津,备荥阳以东”。《水经·河水》:“又东过巩县北。”郦道元注:“河水于此有五社渡, 为五社津。”在今河南省巩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