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虏卫
明成化十七年(1481)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嘉靖中移治老军营(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西北五十五里平鲁城镇)。清雍正三年(1725)改为平鲁县。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置,治今山西省大同市。嘉靖中徙治老军营,即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城。《明通鉴》:嘉靖二十年(1541年),北寇分道入犯,济农由平虏卫入,即此。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平鲁县。
明成化十七年(1481)置,属山西行都司。治所在今山西大同市。嘉靖中移治老军营(今山西朔州市平鲁区西北五十五里平鲁城镇)。清雍正三年(1725)改为平鲁县。
明成化十七年(1481年)置,治今山西省大同市。嘉靖中徙治老军营,即今山西省朔州市平鲁城。《明通鉴》:嘉靖二十年(1541年),北寇分道入犯,济农由平虏卫入,即此。清雍正三年(1725年)改为平鲁县。
①秦置,属胶东郡。治所即今山东龙口市城关镇东南二十五里黄城集。《汉书·主父偃传》: 秦欲攻匈奴,“使天下飞刍挽粟,起于黄、腄、琅邪负海之郡,转输北河,率三十钟而致一石”。黄即黄县。西汉属东莱郡。东汉为
在今江苏兴化市东北。《方舆纪要》 卷23兴化县: 海沟河在 “县东北二十五里。西接吴公湖……东通串场河”。
北京至汉口。原名卢汉铁路,因起点站原定在北京卢沟桥,故名。清光绪二十三年 (1897)动工修建,至三十二年 (1906) 建成,全长1214.5公里。因1900年八国联军占领北京后,比、法、英三国将卢
在今贵州思南县西南十里。《清一统志·思南府》 引 《府志》: “两崖壁立,下有一孔,若鲇鱼口,长十余里。乌江经此,湍流澎湃,险不可言。”
元至正初置,治所在今湖北五峰土家族自治县西北二十里水浕司乡。明洪武十四年(1381)废。永乐五年(1407)复置,属容美宣抚司。清雍正十三年(1735)废。
在今内蒙古包头市西北。唐杜佑 《通典》:北安都护府有呼延渠。
南宋置,属邕州右江道。治所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北唐兴。元属来远路。明初废。南宋置,治所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百色市西北唐兴。辖境相当今百色市西北一带。元属来安路。明初废。
①又名石梁涧、石梁溪。即今安徽天长市北白塔河。源于来安县西,东流入高邮湖。《南齐书·高帝纪》:南朝宋泰始间,萧道成破薛安都军,“进屯石梁涧北”。即此。②即今安徽巢湖市东南濡须水。因濡须水流经七宝、濡须
①在今江苏扬州市广储门外。《清一统志 ·扬州府一》 引 《江都县志》: “明万历中,州守吴秀浚河积土而成,因树以梅,故名。” 史可法殉国后,人葬其衣冠于此。②在今广东紫金山西百里。《方舆纪要》 卷10
又名景里洲、景理洲。在今湖北荆沙市荆州区(故江陵县)西南。《水经·江水注》:枚回洲“其下谓之邴里洲”。《寰宇记》卷146江陵县枚回洲引《荆州志》云:“大洲有三……首曰枚回,中名景里,下名燕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