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庙街

庙街

一作庙尔。即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东北黑龙江下游北岸之尼古拉耶夫斯克。唐代为黑水都督府辖地。元代为征东元帅府属地。明属奴儿干都司。清初属宁古塔将军。康熙 《皇舆全览图》: 黑龙江下游南岸出海口附近有 “庙噶山”。后属三姓副都统。道光三十年 (1850) 沙皇俄国侵略军潜入黑龙江流域,在此筑寨,以沙俄尼古拉名字命名。咸丰八年(1858) 沙俄强迫清政府签订不平等的 《瑷珲条约》,将黑龙江以北、外兴安岭以南地区划归俄国。曹廷杰《西伯利亚东偏纪要》: “庙尔地方在伯利东北二千二百七十余里。凡外兴安岭以西以南,长白山以东以北诸山,俱于此处总汇,再向东偏南行百余里,即出海岛口。俄人于此设镇,名利格来斯克,街道东西约长六里,南北宽一里有奇,共街四层。” 从庙尔溯黑龙江而上恒滚河口对岸之特林为元东征元帅府及明奴儿干都司治所。


又作庙尔。在黑龙江口北岸。唐为羁縻黑水都督府辖地,明为奴儿干都司属地,清属吉林三姓副都统。道光三十年(1850年)为沙俄侵占,并改名尼古拉耶夫斯克。咸丰八年(1858年),沙俄强迫清政府订立不平等的《瑷珲条约》,被沙俄割占。


猜你喜欢

  • 唐河县

    1923年改沘源县置,属河南汝阳道。治所即今河南唐河县。以唐河为名。1927年直属河南省。在河南省西南部,北与湖北省毗邻。属南阳市。面积2512平方千米。人口126.2万。辖11镇、7乡。县人民政府驻

  • 伏龙府

    在今陕西澄城县南五十里伏龙里。唐置折冲府于此。

  • 临贺郡

    三国吴黄武五年 (226) 置,属荆州。治所在临贺县 (今广西贺县东南贺街镇)。《水经·温水注》: “贺水又西南流至临贺郡东,右注临水。郡对二水之交,故郡县取名焉。” 辖境相当今广西贺县、钟山、富川三

  • 板渚

    黄河津渡名。在今河南荥阳市北北邙乡牛口峪附近。《水经·河水注》: “河水又东径板城北,有津谓之板城渚口。” 《隋书· 炀帝纪》: 大业元年(605) 开通济渠,“自板渚引河通于淮”。《元和志》卷5汜水

  • 虎林厅

    清宣统二年 (1910) 改呢玛厅置,属吉林省。治所在呢玛河口 (今黑龙江省虎林县东北虎头镇)。以七虎林河得名。1913年改为虎林县。清宣统二年(1910年)由呢玛厅改名,治今黑龙江省虎林市。1913

  • 东辛庄镇

    即今河北遵化市西南四十里东新庄镇。清同治《畿辅通志》卷54遵化州图:西南有东辛庄镇。在辽宁省兴城市南部。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3.2万,满族占60%。镇人民政府驻东辛庄,人口 1410。明初辛姓兄弟二

  • 卢家咀

    在今天津市东。清驻守要地,于此设水师营。《清一统志·天津府二》:水师营“在天津县东卢家咀。雍正四年,因天津界海,为福建、浙江、江南、盛京诸省商船出入要隘,建砖城周二里,驻满洲兵于此,以都统等官领之。沿

  • 唐古拉山

    即当拉岭。土名朝午拉山、查午拉山。又称巴萨通拉木山、当沙买拉山。在今青海、西藏之间。为金沙江上源与怒江上源分水岭。“唐古拉”,藏语意为 “高原上的山”。为长江发源地。藏语意为“高原上的山”。又称当拉山

  • 井口

    在今四川江安县东北五十里井口镇。北宋苏轼有《泊南井口期送遵圣长官,到晚不及见,复来》诗,苏辙有《泊南井口期相送遵圣》诗。

  • 平渡关

    ①在今山西吉县西北。《明一统志》卷20平阳府:平渡关“在吉州西北一百二十里,临黄河”。明置巡司于此。②即今山西大宁县西南平渡关。《清一统志·平阳府一》:平渡关“在吉州城西北九十里。临黄河,为津济要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