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拉岭
即今青海与西藏之间的唐古拉山。清光绪间范寿金《三省入藏程站记》:西宁入藏程站“第四十九站当拉,岭名”。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昆仑南支“为金沙、澜沧江之分水岭,蒙古名当拉岭,番名朝午拉山”。
即今青海与西藏之间的唐古拉山。清光绪间范寿金《三省入藏程站记》:西宁入藏程站“第四十九站当拉,岭名”。民国周希武《玉树调查记》:昆仑南支“为金沙、澜沧江之分水岭,蒙古名当拉岭,番名朝午拉山”。
在今安徽无为县南。《方舆纪要》 卷26无为州: 新附城 “在州南十五里。三国吴诸葛恪筑此以居新附者,因名”。
元元贞元年(1295)改长兴县置,属湖州路。治所即今浙江长兴县。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改为长安州。至正二十二年(1362)复名长兴州。明洪武二年(1369)复改长兴县。元元贞元年(1295年)升
今甘肃徽县东永宁河。《水经·漾水注》:尚婆水 “北出利乔山,南径尚婆川,谓之尚婆水。历两当县之尚婆城南,……西南至秦冈山入故道水”。《元和志》 卷22两当县: 尚婆水 “今名石磐水,水多磐石,因以为名
唐贞观四年(630)以处降羌置,为羁縻州,属松州都督府。治所在今四川若尔盖县西北境。八年(634)改为位州。
在今福建龙岩市东北铁石洋。《方舆纪要》 卷99漳州府龙岩县: 铁猫儿山 “在县东北四十里铁石洋,特起圆阜,如猫内顾,龙川诸水经其下,为县之水口山”。
亦名葫芦河。即今四川石柱、丰都二县境之悦来河、龙河。《方舆纪要》卷73石砫宣抚司:三江溪在“司东北二十里。有三水合流,北注大江”。《清一统志·石砫厅》:三江溪“在厅东北八十里。有三源:一出桂子洞;一出
在今湖北汉川县北汈汊湖内。《清一统志·汉阳府一》:大松湖“在汉川县北十八里,又北二里为小松湖,西接瓜子湖、五湖,北通杨子港”。
即今四川开县西三汇口乡。清咸丰《开县志》卷3:三汇口“离城一百四十里”。
亦名茅冈隘。在今湖南张家界市西北茅冈。《方舆纪要》 卷77永定卫: 茅冈寨 “明初伐蜀,周德兴引兵道此,克其隘”。
①俗称箭泾。在今江苏吴县西南香山,通往灵岩山。南宋范成大 《吴郡志》 卷8: “采香径,在香山之傍小溪也。吴王种香于香山,使美人泛舟于溪以采香。今自灵岩山望之,一水直如矢,故俗又名箭泾。”②在今江苏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