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趣书室
在今广东海丰县城内。原是彭湃读书处。1922年夏彭湃开展农民运动,在此与赤山、龙山的张妈安、李思贤等青年农民首先成立海丰 “六人农会”,常在书室接待来访的农民群众,研究农会工作。1925年3月,第一次东征胜利后,周恩来在此帮助建立了中共海陆丰特别支部。年底,中共海陆丰地委成立后也在此办公,不久迁往鉴湖。1928年3月海丰苏维埃失败后,此室被国民党烧毁。1953年重建。
在今广东海丰县城内。原是彭湃读书处。1922年夏彭湃开展农民运动,在此与赤山、龙山的张妈安、李思贤等青年农民首先成立海丰 “六人农会”,常在书室接待来访的农民群众,研究农会工作。1925年3月,第一次东征胜利后,周恩来在此帮助建立了中共海陆丰特别支部。年底,中共海陆丰地委成立后也在此办公,不久迁往鉴湖。1928年3月海丰苏维埃失败后,此室被国民党烧毁。1953年重建。
清置,属四川提督。在今四川叙永县东南赤水镇。《清一统志·叙永厅》:赤水营“在永宁县东南。本朝设守备驻防。旧名龙场营。乾隆四十年移驻赤水河,改今名”。
亦名野河。即今河北南部槐河、北沙河。源于今河北赞皇县西南,经元氏、高邑、赵县至宁晋县南注入宁晋泊。《元和志》 卷17赵州平棘县: “槐水,一名白沟河,南去县 (按: 平棘县即今赵县) 二十五里。” 《
在今吉林珲春市东北。清光绪 《吉林通志》 卷19: 通肯山在 “ (珲春) 城东北二百七十里。……珲春河发源于此”。“通肯”,满语意为鼓。
①在今山东莒县西十八里浮来山上。相传始建于南北朝,现存殿宇系清同治十三年 (1874) 重修。主要建筑有大佛殿、校经楼等。校经楼原名毗卢阁,传刘勰曾在阁上校阅藏经。刘勰 (465—532) 字彦和,东
明置,在今贵州惠水县东。《方舆纪要》卷121定番州: 洞口关在 “州东十三里”。
①即今广东龙门县南之龙门河。《明史·地理志》龙门县:“南有龙门水,亦曰九淋水,流入东江。”②一名潜水。即今四川广元市东北浅溪河,注入嘉陵江。《史记·夏本纪》 引《括地志》:“潜水一名复水,今名龙门水,
明永乐五年 (1407) 属三江府。治所在陇拔县 (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不拔)。辖境相当今河山平省和永富省相连地区。宣德二年 (1427) 以后地入安南。
①唐开元十九年 (731) 改障塞军置,治所即今天津市蓟县。《资治通鉴》: 唐天宝元年 (742),“范阳节度临制奚、契丹,统经略威武、清夷、静塞”。胡三省注: “静塞军在蓟州城内。”②唐大历六年 (
即今台湾省台南县东南大内乡东北头社村。原为高山族平埔人萧垅社。连横 《台湾通史·建国纪》: 南明弘光元年 (1645),“台湾领事集归化土番之长老,设评议会”,其时归化番社中有 “萧垅社”。同书《经营
古称浴水、治水。《水经·㶟水注》:“㶟水又东北流,……谓之桑乾泉,即溹涫水者也。”桑乾或溹涫音讹。俗传每年桑椹成熟时河水干涸,故名。永定河上游。在河北省西北部和山西省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