戎
春秋时夷国。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南。《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公会戎于潜”。《水经·济水注》:“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径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
春秋国名。在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南。鲁隐公二年(前721年),公会戎于潜,即此。后地入卫。
春秋时夷国。在今山东菏泽市西南。《春秋》:隐公二年(前721),“公会戎于潜”。《水经·济水注》:“济渎自济阳县故城南,东径戎城北。春秋隐公二年‘公会戎于潜’。杜预曰,陈留济阳县东南有戎城是也。”
春秋国名。在今山东省菏泽市西南。鲁隐公二年(前721年),公会戎于潜,即此。后地入卫。
①在今江苏盱眙县北郭内。《新唐书·地理志》 盱眙县: “太极元年,敕使魏景清引淮水至黄土冈,以通扬州。”②即古沭河。在今江苏邳州市境。《方舆纪要》卷22邳州: 直河,“ 《志》 云,蒙沂诸山之水,汇为
在今福建福州市南。《方舆纪要》卷96福州府:“上洞江在马头江北岸,南岸又有下洞江。”
北宋置羁縻州,属邕州左江道。治所在今广西左江流域。后废。
元置,属播州安抚司。治所即今贵州遵义县西南乌江镇。后废。
唐武德五年 (622) 分饶乐郡都督府奚部落置,属营州都督。神龙初改属幽州。治所宾从县,寄治潞县之古潞城 (今河北三河市西南)。后废。唐武德五年(622年)分饶乐都督府置,初在今河北省滦河上游一带,后
明置,在今四川南部县东南盘龙镇。《方舆纪要》 卷68南部县: 盘龙水驿 “在县东二十五里。今属广安州”。
一名佛朗。在今地中海东岸。《元史·郭侃传》: 戊午年 (1258),“旭烈兀命侃西渡海,收富浪”。即此。
一作西平关。明置,属松潘卫。在今四川松潘县南三十里。明曹学佺《蜀中广记》卷31《边防记》:“《四夷考》曰:南路自西宁关起以至平定关,河东大姓属牛毛土官管辖,河西小姓属羊毛土官管辖,即《志》所谓牛脑、羊
隋开皇十九年(599)置,属庸州。治所在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东北。大业初属巴东郡。唐武德四年(621)为务州治,贞观四年(630)改为思州治。天宝初为安夷郡治。乾元元年(758)复为思州治。五代废。
在今浙江仙居县东南。《方舆纪要》卷92仙居县:五部岭在“县东南百五十里,与黄岩县接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