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方与

方与

春秋时宋邑。战国属楚。在今山东鱼台县北古城集。《战国策·秦四》:“秦、楚之构而不离,魏氏将出兵而攻留、方与、銍、胡陵、砀、萧、相,故宋必尽。”方与即此。


春秋战国宋邑。在今山东省鱼台县西。《战国策·秦策四》:“魏氏将出兵而攻留、方与、铚、胡陵、砀、萧、相,故宋必尽,”即此。宋亡地入魏,曾建方与郡。秦置方与县。


猜你喜欢

  • 延安府

    北宋元祐四年(1089)升延州置,治所在肤施县(今陕西延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甘泉、延长、延川、安塞等市县地和延河、大理河上游流域。元改为延安路,辖境有所扩大。明复为延安府,属陕西布政使司。清属

  • 泰陵

    ①隋文帝杨坚的陵墓。在今陕西扶风县东南,接武功县界。②唐玄宗李隆基的陵墓。在今陕西蒲城县东北三十里金粟山上。《新唐书·地理志》 奉先县:“泰陵在东北二十里金粟山。”③为明孝宗朱祐樘之陵。在今北京市昌平

  • 中丘郡

    晋置,属冀州。治所中丘县(今河北内丘县西十里)。十六国石赵改为赵安县。

  • 平政站

    元置,即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吉隆镇北平政村,近海丰县界。明洪武元年(1368)改为平政驿,清雍正八年(1730)于此置平政巡司。元置,即今广东省惠东县东南平政。明洪武元年(1368年)改为平政驿。

  • 慈湖

    ①在今浙江温州市南慈湖乡。《方舆纪要》卷94温州府永嘉县: 慈湖 “在县南二十五里吹台山下,合南境之水入瑞安江”。②即普济湖。今浙江宁波市西北三十二里慈城镇北之慈湖。宋 《宝庆四明志》 卷16慈溪县:

  • 哈拉苏

    即今内蒙古扎兰屯市西北哈拉苏镇。《清史稿·地理志》: 布西直隶厅有 “哈拉苏” 等车站。“哈拉苏” 为蒙古语 “哈拉乌苏” 的音转,意为 “黑水”。

  • 小巫山

    在今四川南江县东北。《舆地纪胜》卷187巴州:十二峰在“难江县四十里。马盘湾巉岩耸秀,大小十二峰最为奇观。有客题诗云:插立翠峰屏十二,为君唤作小巫山”。《方舆纪要》卷68南江县:小巫山在“县东北五十里

  • 锦州府

    清康熙四年 (1665) 改广宁府置,属奉天府尹。治所在锦县 (今辽宁锦州市)。辖境初西起山海关,东到辽河。光绪时统有今辽宁锦州、锦县、绥中、盘山、义县、北镇及锦西、兴城等县市地。1913年废。清康熙

  • 西延城

    唐置,在今新疆吉木萨尔县西。《新唐书·地理志》 北庭大都护府:“自庭州西延城西六十里有沙钵城守捉。”

  • 小鬲山

    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北。《元和志》卷11海州东海县:小鬲山“在县北六十里。田横避汉所居之山也。其山三面绝壁,皆百余仞,惟东南一道略容行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