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通井
旧名宣汉井。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明通镇。《清一统志 ·太平厅》: 明通井 “在厅东。旧名宣汉井”。
旧名宣汉井。在今四川城口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明通镇。《清一统志 ·太平厅》: 明通井 “在厅东。旧名宣汉井”。
①在今北京市密云县北境。《元史·文宗纪》:致和元年(1328),“燕帖木儿大兵继之,转战四十余里,至牛头山”,擒孛罗帖木儿、蒙古塔失等。②又名牛首山、天阙山、仙窟山。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宋书·礼志》
在今四川丹巴县西北大桑。清康熙四十年 (1701) 置鲁密格桑土百户。
在今天津市武清县西南三十二里王庆坨镇。清设王庆坨营,有副将、千总、把总驻守。在天津市武清区西南部。面积54平方千米。人口3.5万。镇人民政府驻王庆坨,人口2.2万。辽、金时建村,有王庆定居土坨上,得名
即今宁夏同心县东北韦州镇。《清一统志·宁夏府二》:韦州堡“在灵州东南二百二十里,即故韦州。明宏治十年置千户所,筑城周二里。今设把总”。
即临嶂山。在今湖北武汉市西北蔡甸区东。《宋史·地理志》 德安府: “咸淳中,徙治汉阳城头山。”
故地有两说:(1)在今越南中部洞海一带,为占城之属国。南宋赵汝适《诸蕃志》卷上:占城国“旧州、乌丽、日丽、越里、微芮、宾瞳龙、乌马拔、弄容、蒲罗甘兀、亮宝、毗齐皆其属国也”。(2)在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
①即佛山镇(今黑龙江省嘉荫县东南保兴乡)。民国《黑龙江乡土志》:“现因佛山名同于广东(佛山市),相沿称观山。”②在今江苏江阴市西南,秦望山北。清光绪《江阴县志》卷3:观山“山顶如屏,东西分峰,谚称观山
即今辽宁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东北八十里塔营子乡。村北古城址,为辽、金、元懿州古城址。
唐贞观十四年 (640) 改高山县置,属播州。治所在今贵州遵义市东南。《寰宇记》 卷121播州芙蓉县: 废舍月县 “以界内舍月山为名”。显庆五年 (660) 废。
在今广西桂平县东一里。《明一统志》 卷85浔州府: 铜鼓滩 “在浔江中。滩有五,曰碧滩、弩滩、思傍滩、斫石滩,并铜鼓为五,水石险隘,有声如鼓”。《方舆纪要》 卷108桂平县 “浔江” 条:“《志》 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