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福宫
隋炀帝离宫,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隋书·宇文化及传》: 大业末,杀炀帝,“十余日,夺江都人舟楫,从水路西归。至显福宫,宿公麦孟才、折冲郎将沈光等谋击化及,反为所害”。
隋炀帝离宫。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隋末宇文化及弑炀帝,夺江都舟楫,行至显福宫,即此。
隋炀帝离宫,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隋书·宇文化及传》: 大业末,杀炀帝,“十余日,夺江都人舟楫,从水路西归。至显福宫,宿公麦孟才、折冲郎将沈光等谋击化及,反为所害”。
隋炀帝离宫。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隋末宇文化及弑炀帝,夺江都舟楫,行至显福宫,即此。
①即乔口河。在今湖南望城县西北。《明一统志》卷63长沙府:乔江“在益阳县东八十里。其源澬分派流经长沙县乔口,故名”。②在今湖南益阳市东。《方舆纪要》卷80益阳县:乔江在“县(今益阳市)东八十里。自澬江
又称恭州。五代南汉置,治所在程乡县 (今广东梅州市)。辖境相当今广东梅州、平远、蕉岭等市县地。北宋开宝四年 (971) 改为梅州。五代南汉乾和三年(945年)置,治程乡县(今广东梅州市)。辖境相当今广
①隋开皇十六年 (596) 置,属舒州。治所在今河南新蔡县北。大业初废。唐武德四年 (621)复置,贞观元年 (627) 废。②唐开元二十三年 (735) 置,属庐州。治所即今安徽舒城县。元属庐州路。
即今山东潍坊市东南车留镇。清光绪 《山东通志》 卷2 《舆图志》: 潍县东南有虾蟆屯。民国《潍县志稿》 卷6: 虾蟆屯 “距城四十里”。
在今山东郯城县西三里。《清一统志·沂州府一》:花园庄“今名郯子花园。乾隆二十六年建有行宫。高宗纯皇帝南巡江浙,驻跸于此”。
一在今湖南沅陵县南沅水南,一在辰溪县西南一里。明《寰宇通志》卷57辰州府:辰阳驿“有二:一在府城外江南;一在辰溪县治西”。明洪武中置。在今湖南省沅陵县南沅水南岸。
即今江苏灌云县西南南岗乡。清嘉庆《海州直隶州志》 卷14: 南冈镇在 “大伊西南四十里”。
即辋川。在今陕西蓝田县南。即“辋川(1)”。
亦名霸陵原。在今陕西西安市东灞河与浐河之间,东西宽约十三里,南连秦岭,北达灞、浐交汇处,长四十余里。《续汉书·郡国志》 新丰县注引《三秦记》曰:“县西有白鹿原,周平王时白鹿出。”宋程大昌《雍录》卷7:
金华江支流。一名南溪。在今浙江永康市南。《元丰九域志》卷5:婺州永康、武义二县俱有“永康溪”。《方舆纪要》卷93武义县:永康溪“自永康县流入,又县本永康地,因名……北入金华县界而为南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