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家村
即今安徽歙县南十里朱村乡。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朱家村。
集镇名。在云南省宣威市西北部、得禄河河谷。得禄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200。村民朱姓居多,故名。产玉米、马铃薯、稻、小麦、豆类、烤烟等。特产***梨。有砖瓦、酿酒等厂。公路南接天杉公路。
即今安徽歙县南十里朱村乡。清乾隆《歙县志》卷1《都鄙》有朱家村。
集镇名。在云南省宣威市西北部、得禄河河谷。得禄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 1200。村民朱姓居多,故名。产玉米、马铃薯、稻、小麦、豆类、烤烟等。特产***梨。有砖瓦、酿酒等厂。公路南接天杉公路。
即今陕西子长县城。1942年子长县由安定镇迁治于此。
在今江苏常熟市西北虞山之阳。雄奇秀丽,为全山之冠。崖立如削,故借蜀道之名名之。石壁上镌有 “剑门” 二字。即“剑门关”。
①北宋置,在山东邹平县西北,临小清河。《方舆纪要》 卷31邹平县: “宋明道二年,废淄川临河镇,以避水患。盖是时大河自东平溢入小清河,为东方患也。”②北宋置,属灵州。在今宁夏平罗县境。(1)古镇名。(
南齐建,为祭祀蜀国先王蚕丛庙宇。在今四川成都市旧城区西南。《方舆胜览》 卷51成都府:蚕丛祠 “蜀王蚕丛氏祠也。今呼为青衣神,在圣寿寺…… 《南史》 齐永明间,始兴王萧鉴为益州刺史,于州园得古冢,有金
即今江苏无锡县东北羊尖镇。《方舆纪要》卷24常熟县:扬尖市“在县西北四十里。西接无锡,北通江阴界”。
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置,属贵州都司。治所即今贵州平坝县。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改为安平县。明洪武二十三年(1390年)置,治今贵州省平坝县。属贵州都司。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改为安平县
①在今江西上高县西南。《舆地纪胜》卷27瑞州:末山“亦名九峰山。以其山有九峰突兀亘天,出于云表,因以末山名之,言其居天末也”。《明一统志》卷57瑞州府:末山“在上高县西六十里,东连九峰。唐人云,韫映回
在今河南临颍县东北十五里豢龙村。《左传·襄公二十四年》: 范宣子曰: “昔匄之祖……在夏为御龙氏。” 《左传·昭公二十九年》: “有刘累学拢龙于豢龙氏,以事孔甲,能饮食之。夏后嘉之,赐氏曰御龙。” 《
在今河北霸州市东二十五里。《史记·孝景本纪》:六年(前151年),封“陇西太守浑邪为平曲侯”。正义引《括地志》:“平曲县故城在瀛州文安县北七十里。”在今河北省霸州市东。西汉景帝封公孙浑邪为平曲侯,即此
又名北部都尉、蜀郡北部都尉。西汉地节三年(前67)改汶山郡置,属蜀郡。治所在汶江县(今四川茂县北三里)。东晋常璩《华阳国志·蜀志》:“汶山郡,本蜀郡北部冉都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