梌山嶂
即稌山嶂。在今福建永定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汀州府》 作 “梌山嶂”。
即稌山嶂。在今福建永定县北八十里。《清一统志·汀州府》 作 “梌山嶂”。
明正统八年 (1443) 升南甸州置,属云南布政司。治所在蛮干 (今云南梁河县东北四里九保街)。辖境约当今云南梁河县,陇川、盈江两县北部及缅甸部分地区。清属腾越厅,乾隆四十二年(1777) 迁治永安城
在今山东东平县西北旧县乡。《清一统志·泰安府一》: “以在谷城之南,故名。” 北宋开宝中尝为东阿县治。
即今广东梅县东北松口镇。《明史·地理志》 程乡县: “东南有丰顺巡检司,本在县西北平远县界,后迁松口市。”
即今吉林柳河县西南百二十里向阳镇。清光绪《奉天全省地舆图说图志》通化县图:西北有向阳镇。(1)在山西省太原市尖草坪区中部。面积27平方千米。人口1.7万。镇人民政府驻向阳,人口 8170 万。又名向阳
即今云南景东彝族自治县东北大河东岸凤山。《明一统志》卷87景东府:邦泰山“在府治东。高耸延长”。《明史·云南土司传》:景东“府治东有邦泰山,颇险峻,土官陶姓所世居也”。
又作鄂多尔图台、鄂多。清雍正十三年 (1735) 置,即今黑龙江省肇源县东三站镇。乾隆《盛京通志》 卷33: 察布齐勒站 “一百里至鄂多尔图站”。
在今贵州万山特区南一里。《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大万山长官司:司前溪“出大万山,东北流,入于铜仁大江”。
明置,在今云南广南县东南。《清一统志·广南府》: 宝月关 “在县东南五十里。《通志》:府南连山峭壁,惟此凿石通道,侬氏设关其上,逾关旧有公署,今废”。
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五里。《元丰九域志》 卷5: 睦州 “监一,神泉,州 (治今梅城镇)东五里”。《宋史·地理志》 建德府神泉监: “熙宁七年置,铸铜钱,寻罢,庆元三年复。”北宋熙宁七年(1074年
明置,属遵化县。为长城关隘之一。在今河北遵化市东北五十里洪山口 乡。《方舆纪要》 卷11遵化县: 洪山口关 “有城,其内为松棚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