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沈阳故宫

沈阳故宫

清入关前皇宫,在今辽宁沈阳市内。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至崇德元年(1636)基本建成。分三部分:东路大政殿,左右列十署(俗称十王亭),为太宗听政与诸王议政之所;中路为大内宫阙,有崇政殿、凤凰楼、清宁宫等;西路为文溯阁等。是我国现存的仅次于北京故宫之帝王宫殿建筑。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馆。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辽宁省沈阳市旧城中心。为清初皇宫,名盛京宫阙,入关后称奉天行宫。清顺治元年(1644年),世祖在此即帝位。始建于后金天命十年(1625年),崇德元年(1636年)基本建成,乾隆、嘉庆时又有增建。有房屋300余间,组成十数个院落,占地4.6万平方米。四周围以高大宫墙,南面正中为大清门。全部建筑分三大部分。中路属大内宫殿,院落三进,在同一中轴线上。前院以崇政殿为中心,前为大清门,左右有飞龙阁和翔凤阁。殿后是中院,东有师善斋和日华楼,西有协中斋和霞绮楼。再北为内宫,筑于3.8米的高台之上,前有凤凰楼,后为清宁宫,左右有配宫和其他四宫。东路以大政殿为中心,两翼辅以方亭10座。西路以文溯阁为中心,前后有戏台、嘉荫堂、仰熙斋等。宫内楼阁耸立,雕梁画栋,富丽堂皇,是国内现存仅次于北京故宫的最完整的皇宫建筑。建国后经大规模修缮,已辟为沈阳故宫博物院。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已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沈阳故宫平面图


猜你喜欢

  • 木耳坡

    在今贵州松桃苗族自治县西南木耳乡。《方舆纪要》卷122铜仁府乌罗司:木耳坡,“《志》云:在司治旁。官道经其上。俯视群山,森列其下,苍翠郁然”。

  • 稠岭

    ①在今安徽石台县东四十里。黄山山脉与九华山脉连接处,青弋江与秒浦河分水岭。《方舆纪要》 卷27石埭县 “盖山” 条下: “稠岭在县 (广阳镇) 西七十里。草木丛密,登陟峻险,为往来之通道。”②在今浙江

  • 天琴山

    在今越南中部义静省锦川县东。《方舆纪要》卷112安府:天琴山“在奇罗县东海边。相传陈氏主游此,夜闻天籁如琴,因名。永乐初,张辅擒黎仓于此”。

  • 武侯祠

    ①在今河南南阳市西郊卧龙岗。魏晋时始建祠于此。宋、元遭兵燹。今祠为明正统以后重建。主要建筑有山门、大殿等。后有草庐、小虹桥、梁父岩、抱膝石、躬耕亭、古柏亭、三顾堂、野云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已将西院

  • 益水

    ①即今湖南益阳市南资水。《汉书·地理志》 长沙国益阳县注: “应劭曰: 在益水之阳。” 《水经·资水注》: “茱萸江又东径益阳县北,又谓之资水。应劭曰: 县在益水之阳。今无益水,亦或资水之殊目矣。”②

  • 奉德县

    ①唐贞观元年 (627) 置,属羁縻西仁州。治所在今四川松潘县西境。八年 (634) 属奉州。后废。②辽置,属贵德州。治所在今辽宁抚顺市东。金废。古县名。辽置,治今辽宁省抚顺市东(一说即今抚顺市西北古

  • 小店堡

    清置,属太原县。即今山西太原市南小店镇。

  • 铅山县

    五代南唐保大中升铅山场置,属信州。治所在今江西铅山县东南永平镇。《方舆纪要》 卷85广信府铅山县: 铅山 “南唐升元二年置铅场,保大中改立铅山县皆以山名也”。南宋绍定中,迁治今铅山县永平镇北。元至元二

  • 福宁州

    元至元二十三年 (1286) 升长溪县置,属福州路。治所在霞浦县 (今福建霞浦县)。辖境相当今福建霞浦、福安、宁德、福鼎等市县地。明洪武二年 (1369) 降为县。成化九年 (1473) 升为直隶州,

  • 方陀县

    唐置,属羁縻驯州。治所在今四川雷波县境。后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