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海门镇

海门镇

①清康熙十九年 (1680) 置,属临海县。即今浙江台州市 (椒江区) 驻地。

②在今福建龙海市东南海门岛上。旧属海澄县,明置巡司于此。

③即今广西合浦县。唐咸通四年 (863),安南为南诏所陷,置行交州于此,寻复置安南都护治此。《旧唐书·懿宗纪》: 咸通六年 (865),“高骈自海门进军破蛮军,收复安南府”。即此。《宋史·地理志》廉州: “太平兴国八年,改太平军,移治海门镇。咸平元年复。”


(1)古镇名。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唐咸通时置行交州于此,后复置安南都护府治此。(2)今镇名。(1)在江苏省海门市西南部、海门河与圩角河交汇处。市人民政府驻地。面积47平方千米。人口10.3万。清乾隆三十三年(1768年)设茅家镇,为海门县治。1938年以镇内文庙(孔庙)、武庙(关帝庙)分设文成镇和武成镇,后合并为文武示范镇。1945年复名茅家镇,简称茅镇。1963年改今名。1994年起为海门市治。产稻、小麦、棉花、油菜籽等。有纺织、机械、建材、电子、冶金、化工、服装等厂。通启寅等公路经此。(2)在广东省汕头市潮阳区东南部。面积30.2平方千米。人口10.5万。镇人民政府驻新德,人口9.4万。原为海口村,明洪武二十七年(1394年)守御千户迁此,建海门城。1951年置海门镇,1994年撤镇设街道办事处,2000年复设镇。地处练江出海口。产稻、甘薯、柑橘等。有养殖场,养殖龙虾、对虾、鳗鱼、石斑鱼等。海门港为省内甲级渔港之一。有塑料、制绳、腰果和水产加工、造船等厂。潮海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加坑山大烟墩遗址、莲花峰、望夫石、莲花炮台、钱澳炮台。


猜你喜欢

  • 山口营

    ①明崇祯九年(1636)置,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南一百四十里山口镇。②在今广西灵山县东北。《清一统志·廉州府》:山口营“在灵山县东北二十里。瑶出没处,与洪崖堡互相守望,相近有风水营”。

  • 春秋宋邑,战国入楚。即今江苏沛县。《庄子·天运》:“孔子行年五十有一而不闻道,乃南至沛,见老聃。”又《战国策·魏策一》:张仪谓魏王曰,“楚破南阳九夷, 内沛、许、鄢陵危”。皆此。古邑名。春秋宋邑。即今

  • 龙尾冈

    在今河北临城县西北。《旧五代史·唐书·武皇纪》:唐大顺二年(891),“李存孝董前军攻临城,镇(州)人五万营于临城西北龙尾岗”。即此。在今河北省临城县西北。唐大顺二年(891年),李克用大破王镕军于此

  • 革龙山

    在今云南丘北县北。《清一统志 · 广西州》: 革龙山 “明末沙定洲遁归,屯田此山,李定国围三年乃克之。今城址尚存”。为通泸西要路。

  • 错拉

    一作满撮纳。即今西藏错那县。清乾隆 《卫藏通志》 卷12作 “错拉”。即“满撮纳城”。

  • 桑阿镇

    即今山东冠县东桑阿镇。北宋于此置桑桥镇。清道光 《冠县志》 卷2 《镇堡》: “桑阿镇在县东三十五里。”在山东省冠县东南隅。面积112.3平方千米。人口6.1万。镇人民政府驻桑阿镇,人口2300。因植

  • 独坐山

    在今四川射洪县西北二十里。《寰宇记》卷82射洪县: 独坐山 “在县东南二十五里。周回一里,高一百丈,卓然孤峻,南枕涪、梓二水”。《舆地纪胜》 卷154潼川府: 独坐山 “在射洪县东三十里。江 (山)

  • 千里湖

    又名千里渰、菁莼湖。在今江苏溧阳市东南十五里。《寰宇记》卷90升州溧阳县:“千里湖产莼。陆机云: ‘千里莼羹,未下盐豉。’即此。”

  • 五林县

    1946年5月东北革命根据地由宁安县析置,属绥宁省。旋属牡丹江行政区。治五林镇(今黑龙江林口县西南五林镇)。1947年属牡丹江省。1948年7月改属松江省。同年10月与新海县合并,设立海林县。旧县名。

  • 海安营

    清改海安千户所置,属雷州府。在今广东徐闻县东南二十里海安镇。《清一统志·雷州府》:海安所“改海安营,拨水师游击及中军守备驻扎,并设同知驻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