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淹城

淹城

春秋吴邑。在今江苏武进县南湖塘镇西南六里。《越绝书·吴地传》: “毗陵县南城,故奄君地也。” 《清一统志·常州府二》: 淹城,“ 《旧志》: 其城三重,周广十五里,濠堑深阔。今外城多圮,内濠亦堙,惟内城、中城屹然。中濠、外濠,广可十五丈,深亦不减三丈”。今遗址尚存。1957年以来发掘,出土铜器、陶器、独木舟等,经鉴定为西周、春秋时遗物。1988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在江苏省常州市武进区中部,湖塘桥镇西。《越绝书》称为“故淹君池”,似为屯兵的军事堡垒。约为西周和春秋战国时遗物。尚存子城、内城、外城三重城垣和护城河遗迹。城周约2500米。出土有独木舟、青铜器和原始青瓷等文物。城址保存较好,是研究西周至春秋、战国的历史资料。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猜你喜欢

  • 大河沿子

    即今新疆精河县西大河沿子镇。清《林则徐日记》:道光二十二年(1842)十一月初三,“至大河沿,此地为一马头,市肆民居颇盛”。

  • 斥山

    在今山东荣成市南。《尔雅·释地》:“东北之美者,有斥山之文皮焉。”《清一统志·登州府》:斥山“取海滨广斥之义”。集镇名。在山东省荣成市境南部。属石岛镇。人口 3500。为原斥山镇人民政府驻地。相传明成

  • 乌城

    在今内蒙古乌审旗或陕西定边县境。《资治通鉴》:唐武德九年(626),“会突厥郁射设将数万骑屯河南,入塞,围乌城”。胡三省注:“乌城,盖在盐州五原县乌盐池。或曰,在朔方乌水上。”

  • 太白岩

    亦名绝尘龛。在今四川万县市西之西山。《方舆胜览》卷59万州:“绝尘龛在西山石璧间,幽人胜士之所游览,有唐人题记。”《方舆纪要》卷69万县“天城山”条下:“县西三里有西山。上有太白岩, 以李白名。岩下有

  • 安远山

    在今四川江安县南四十里。《清一统志·泸州》:安远山,“《旧志》:耸然特出,梵刹数重。相传蜀汉诸葛亮征蛮驻此”。北宋元丰中置安远砦于此。

  • 菖蒲桶

    在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北五十六里打拉。清代属维西厅。打拉藏语称为菖蒲桶,“菖蒲” 为一层层,“桶” 为平地,意即层层平地,当地因有三个缓坡台地延伸到怒江边,故名。

  • 泥谷水

    在今陕西黄陵县西北,东南流入沮水。《寰宇记》 卷35坊州中部县: 泥水,“ 《水经注》 云,泥水出翟道县泥谷。今按 《图经》,泥谷水在县西北五十里,源自栲栳谷来”。

  • 鄜延路

    北宋庆历元年 (1041) 置,治所在延州(后升为延安府,治今陕西延安市)。辖境相当今陕西宜川、黄龙、洛川、宜君等县以北及清涧河以南地。金皇统中置总管府。蒙古废。北宋庆历元年(1041年)析陕西路沿边

  • 河州路

    蒙古至元六年 (1269) 改河州置,属吐蕃等处宣慰司。治所即今甘肃临夏市。辖境相当今甘肃临夏、和政、广河等市县及东乡族自治县、积石山保安族东乡族撒拉族自治县地。明洪武四年 (1371) 改置河州卫。

  • 大丙山

    亦作大景山。在今陕西略阳县东南,与小丙山相连。《寰宇记》卷135兴州顺政县:“大景山、小景山,景字本为丙,国讳改之,并在县东南七十里。其山峻崖南北相对,阔七步。其崖峻削,高百余丈。山衣石发,被于崖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