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镇县
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以威清、镇西二卫合并设置,属安顺府。治所即今贵州清镇市。由二卫各取一字为名。民国初属贵州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92年改设清镇市。
古旧县名。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置,治今贵州省清镇市红枫湖镇。属安顺府。1992年撤销,改设清镇市。
清康熙二十六年 (1687) 以威清、镇西二卫合并设置,属安顺府。治所即今贵州清镇市。由二卫各取一字为名。民国初属贵州贵西道。1923年直属贵州省。1992年改设清镇市。
古旧县名。清康熙二十六年(1687年)置,治今贵州省清镇市红枫湖镇。属安顺府。1992年撤销,改设清镇市。
明洪武五年 (1372) 改思州宣慰司置,属贵州布政司。治所即今贵州岑巩县。辖境相当今贵州岑巩、玉屏及铜仁县东南部地。清略有缩小。1913年废。明永乐十一年(1413年)改思州宣慰司置,治都坪峩异溪长
亦作崩江墟。即今广东化州市南鉴江西岸滨江。明万历 《高州府志》 卷1: 化州有崩江墟。清光绪 《高州府志》 卷10化州: 滨江在 “州南二十四里”。
①在今江西丰城市东南。《寰宇记》 卷106洪州丰城县: 富水 “在县东南一百二十里。源从罗山,流合丰水”。②一名长河。即今湖北东南部之富水。源出通山县西南,东北流至阳新县东富池口入长江。《水经·江水注
即今北京市怀柔县东雁栖河。《方舆纪要》卷11顺义县:大水峪河“在县北三十里,源亦出塞外,经怀柔县流入界,至孙家庄东北,合于黄花镇川河”。
即今福建周宁县西北赤岩。明属政和县,洪武二年(1369)置巡司于此。清初废。在陕西省旬阳县东南部。面积113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赤岩沟口,人口620。镇以驻地名。1950年设花园乡,1
在今云南石屏县北。《方舆纪要》 卷115石屏州: 乾阳山在 “州北五里。高五百丈。上有石洞,林木郁葱”。
乌池、白池二盐池的合称。在今宁夏盐池县北与内蒙古鄂托克前旗南之北大池一带。《元和志》卷4盐州五原县:“盐池四所:一乌池,二白池,三细项池,四瓦窑池。乌、白二池出盐,今度支收粜,其瓦窑池,细项池并废。”
在今云南广南县西六十里。为县西孔道。明置速为驿。
1933年8月闽浙赣革命根据地由贵溪县南部设置,驻冷水坑 (今江西贵溪市南冷水镇)。1934年1月废。(1)旧县名。闽浙赣苏区设。1933年初由江西省贵溪县南部析置,治今贵溪市冷水坑。以位县南得名。1
在今湖北黄梅县西北三十里。《清一统志·黄州府二》:四祖寺“在黄梅县西北双峰山,亦名正觉寺。唐武德间建。为四祖道信禅师道场”。今存唐毗卢塔、鲁班亭,元灵润桥,清四祖殿、慈云阁等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