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湖州市

湖州市

简称湖市。即今浙江杭州市北湖墅。《广志绎》 卷4: 湖州市 “延袤十里,井屋鳞次,烟火数十万家”。《元史·伯颜传》: 至元十三年 (1276),“率左右翼万户,巡临安城,观潮于浙江,暮还湖州市”。即此。


在浙江省北部,北濒太湖。面积5730平方千米(市辖区1611平方千米),人口256.7万(市辖区107.7万)。辖吴兴、南浔2区和长兴、德清、安吉3县。市人民政府驻吴兴区。秦置乌程县,治今市南。三国吴宝鼎元年(266年)于此置吴兴郡。东晋义熙元年(405年)移治今市区。隋置湖州,以地濒太湖得名。湖州一名始此。北宋太平兴国七年(982年)析乌程县置归安县,二县并为州治。南宋宝庆元年(1225年)改湖州为安吉州,元改湖州路,明、清为湖州府。1912年废府,并乌程、归安为吴兴县。1914年属钱塘道,1927年直属浙江省。1949年于吴兴县城区设湖州市。1960年嘉兴专区(1970年改地区)移驻湖州市,1962年撤销湖州市并入吴兴县。1979年复置湖州市。1981年吴兴县并入湖州市。1983年嘉兴地区撤销,所属长兴、安吉、德清三县划入,湖州市改为地级市。2003年设立吴兴、南浔二区。地处浙西中山丘陵区北部、杭嘉湖平原西部。属北亚热带湿润气候。盛产稻、油菜籽、蚕茧、淡水鱼、茶叶。为著名的“鱼米之乡”。特产小湖羊皮。丝绸工业历史悠久,堪称发达,素有“丝绸之府”之誉。有皮革、冶金、棉纺、服装、化工、建材、食品等工业。特产湖笔、羽毛扇。杭宣铁路、杭宁高速公路、104国道、318国道和京杭运河(西线)经此,河运发达。有铁佛寺、飞英塔、嘉业堂藏书楼、小莲庄等名胜古迹和丘城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昆山春秋战国时期遗址。


猜你喜欢

  • 史坝站

    元置,在今四川合江县东北六十里长江北岸史坝。明改为史坝驿。

  • 茅茨畈

    即今湖北随州市西南洪山镇。1949年置洪山县治此。

  • 喇普

    即今云南维西傈僳族自治县东北塔城乡。清有把总驻防。

  • 经石峪

    在今山东泰安市泰山龙泉峰下,龙泉观(今称斗母宫) 东北约一里。石坪广亩许,上刻 《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全文,为八分书,字大如斗。一般以为北齐人所书。宋代陈国瑞题名 “经石谷”,明代称 “石经峪”,清代

  • 高店子

    即今湖北建始县东七十里高店子镇。清同治 《建始县志》 卷2 《场市》: 东乡有 “高店子”。集镇名。在四川省成都市锦江区东南部。三圣乡人民政府驻地。人口800。因有一酒店高踞凉风顶侧,故名。盛产“二荆

  • 义敦县

    1913年改三坝厅置,属边东道。治所在今四川巴塘县东南波密后山刀许柯。次年属川边特别区。1918年废入理化县。1937年复置,治大朔塘,在今理塘县西南格则乡西、扎萨通北。1939年属西康省。1950年

  • 农安县

    清光绪十四年(1888)改农安照磨置,属长春府。治所在龙湾(今吉林农安县)。民国魏声龢《吉林地志》:“县治旁古塔,建于辽圣宗时,相称龙安塔,音讹又似农安,遂为县名。”1913年改属吉林省吉长道。192

  • 比阳镇

    军镇名。北魏太和十年(486)改乐陵镇置。治所在比阳城(今河南泌阳县)。《魏书·韦珍传》:韦珍为乐陵镇将,“高祖诏珍移镇比阳”。《魏书·寇臻传》:寇臻“拜振武将军、比阳镇将”。即此。

  • 仙堂寺

    在今山西襄垣县东北。民国《襄垣县志》卷7:仙堂寺“在县东北五十里仙堂山下。相传一夜风雨大作,起视林石偃仆,佛殿宝幢已运山上,佛像三:铁一、石一、木一。佛前各涌一泉,殿外别有二泉。又名五泉寺”。

  • 爱新水

    金称按出虎水,清称阿勒楚喀河。即今黑龙江省松花江支流阿什河。《金史·地理志》: “国言金曰按出虎,以按出虎水源于此,故名金源。” 金朝以金为爱新,故有此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