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牛首山

牛首山

①一作牛头山。即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牛首山。《方舆纪要》卷20上元县:牛首山“本名牛头山,有二峰,东西相对”。世传晋室欲立阙,丞相王导指牛头山为天阙,故又名天阙山。南宋建炎四年(1130),金兀术趋建康(今南京),岳飞设伏牛头山以待之,即此。

②在今湖南攸县东。《方舆纪要》卷80攸县:“牛首山在县东二里,攸水经其下。”

③在今陕西户县西南。《山海经·中山经》:牛首之山“劳水出焉,而西流注于潏水”。张衡《西京赋》:绕黄山而款牛首”。《元和志》卷2鄠县:牛首山“在县西南二十三里,南接终南,在上林苑中”。


(1)古称仙窟山、天阙山、牛头山。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外及江宁区境内。以双峰角立形如牛首得名。一般海拔100米,主峰东峰海拔242米。由石英砂岩组成。中国佛教禅宗支派牛头禅的发源地。南宋初岳飞曾在此大败金兵,破金古垒尚存。有六朝古寺遗址、唐代古塔及部分石窟造像,寺塔周围有文殊洞、罗汉泉、白云梯等景点。西南麓有郑和墓。(2)古称牛头山。在宁夏回族自治区青铜峡市和中宁县交界处。略呈西北—东南走向。西部武英、文华二峰(俗称大、小西天)南北对峙,形似牛角得名。山体西陡东缓。主峰武英山,海拔1781.5米。黄河傍西麓北上,切穿西北端,形成青铜峡。景色秀丽。北有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一百零八塔,山中有东寺和西寺两大寺群。


猜你喜欢

  • 不夜县

    西汉置,属东莱郡。治所在今山东荣成市北埠柳镇西北不夜村。因不夜城为名。东汉废。境内成山,汉时有日祠。古县名。西汉置,因不夜城得名。在今山东省荣成市北不夜村。属东莱郡。东汉废。境内有成山日祠。

  • 万家堤

    即今河北大名县东北二十五里万堤镇。明正德《大名府志》卷1:元城县有万家堤集。

  • 仁和街

    即今云南马关县西南仁和镇。民国《马关县志》卷1:仁和街在县西南四十里。集镇名。在云南省施甸县中部偏北、施甸坝子中部、施甸河西岸。属仁和乡。人口660。该村地处人和桥旁,辛亥革命后曾置人和镇,后演化为今

  • 升华府

    明永乐十二年(1414)属交趾布政司。治所在黎江县(今越南广南——岘港省升华县)。辖境相当今越南广南——岘港省及义平省北半部地。宣德二年(1427)以后地入安南。

  • 海棠桥

    在今广西横县西一里。宋刘受祖 《海棠桥记》: 横州 “西北有溪曰香稻,南会于郁江,跨溪有桥,南北旧多海棠。绍圣间,秦淮海先生以御史刘拯论其增损实录,谪柳移横。是时常醉于桥畔书生祝氏家。明日题一词,有

  • 台子山

    在今江苏盱眙县东一里。《寰宇记》卷16:“按《宋书》云,元嘉二十七年,宋将臧质屯兵盱眙城内以拒魏师,魏引军士造弩台以射城中,因以为名。”

  • 汾关山

    在今云南威信县东,南广河源。《汉书·地理志》南广县:“汾关山,符黑水所出,北至僰道入江。”

  • 安国镇

    ①北宋置,属温江县。在今四川温江县东北十五里永宁乡(隆兴场)。南宋李焘《续资治通鉴长编》卷36:淳化五年(994)九月,“遂克蜀州,曹习等又破贼(李顺义军)于安国镇,诛其帅马太保,斩获甚众”。②北宋置

  • 郭桥镇

    北宋置,属乐陵县。即今山东乐陵市。后改富平镇,明洪武二年 (1369) 移乐陵县治此。

  • 清远郡

    南朝梁武帝置,属西衡州。治所即今广东清远市。南朝陈移治翁源县 (今广东翁源县西北)。隋开皇十年 (590) 废。南朝梁置,治今广东省清远市。南朝陈移治翁源县(今广东翁源县西北),属西衡州。辖境相当今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