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琵琶峡

琵琶峡

①在今四川巫山县西。《方舆胜览》 卷57夔州: 琵琶峰 “在巫山,对蜀江之南,形如琵琶。此乡妇女皆晓音律”。《方舆纪要》 卷69巫山县: 琵琶峡 “在县治西。夹江两岸相对,亦曰琵琶峰”。

②在今青海门源回族自治县东南东川乡 (孔家庄) 以东大通河 (浩门水) 峡谷。《隋书· 杨义臣传》: 大业四年 (608),“从征吐谷浑,令义臣屯琵琶峡,连营八十里,南接元寿,北连段文振,合围浑主于覆袁川”。


(1)在今青海省门源回族自治县西大通河畔。隋大业五年(609年),炀帝攻吐谷浑,命杨义臣屯军琵琶峡,即此。(2)又称琵琶湾。在今湖北省蕲春县南长江上。(3)在今湖南省衡山县北湘江上。南朝梁简文帝有《经琵琶峡》诗。(4)在今重庆市巫山县西南长江畔琵琶峰下。唐李白有《送陆判官往琵琶峡》诗。


猜你喜欢

  • 红心桥

    即今安徽凤阳县东南红心镇。《方舆纪要》卷21凤阳县:红心桥“在县南六十里,旁有马驿曰红心驿”。

  • 新畤县

    西魏大统四年 (538) 置,属宁夷郡。治所即今陕西礼泉县南十里新畤坊。北周明帝元年(557) 省入宁夷县。古县名。北魏置,治今陕西省礼泉县东。属咸阳郡。西魏属宁夷郡。西魏末属秦郡。北周废。

  • 米仓山

    一名仙台山,又名玉女山。在今四川北部与陕西边界上,西接摩天岭,东连大巴山。东西走向,海拔1500—2200米,为汉水与嘉陵江分水岭。南宋李心传《建炎以来系年要录》卷63绍兴三年二月载:“巴之北境即米仓

  • 龙峒

    又称白龙洞。在今广西桂林市南。《资治通鉴》:五代周广顺元年(951),楚王(马)希广、希萼兄弟争国,南汉谋取静江地,“希广遣指挥使彭彦晖将兵屯龙峒以备之”。胡三省注:“桂州溪南有白龙洞,在平地半山上。

  • 兆征县

    1933年8月福建革命根据地由长汀县析置,治所在长汀县(今福建长汀县)。为纪念苏兆征烈士而命名。1934年10月废。旧县名。中央苏区福建省设。1929年由长汀县析置。治长汀县城。以纪念苏兆征烈士命名。

  • 无为县

    北宋熙宁三年(1070)析庐江、巢二县地置,为无为军治。治所即今安徽无为县。《方舆胜览》卷48无为军:“思与天下安于无事,因取无为而治之意以名之。”元为无为州治。明洪武初省入无为州。1912年废州为县

  • 胡世柏镇

    即今湖北黄梅县西南五十里胡世柏镇。清余名芳 《黄梅兵事续记》 云: 咸丰八年 (1858) 二月,清 “设陆运局,由新开、胡世柏、孔垅、濯港、县市至停前镇办理”。

  • 桂岭营

    明置,即今广西贺县东北桂岭镇。《清一统志·平乐府二》: 桂岭营 “在贺县东北。明万历间于桂岭适中要地,建立大营,设守备驻守,分防十三营。今于桂岭、赖村、停歇、龙水、大讷、黄峒、牛瑞、石牛等八营,分兵防

  • 犬戎

    古族名。古戎人的一支。亦作畎戎、畎夷、昆夷、绲夷等。殷周时,游牧于泾、渭流域(今陕西彬县、岐山一带),是殷周西边的劲敌。《史记·周本纪》:“穆王将征犬戎,祭公谋父谏曰:‘……吾闻犬戎树敦,率旧德而守终

  • 银钗岭

    在今山西灵丘县东。《方舆纪要》 卷44灵丘县: 银钗岭在 “县东二十五里,接广昌县界。西旁高山,卓峙如立钗然”,故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