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守营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南二十五里留守营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抚宁县图: 南有留守营。
即今河北抚宁县东南二十五里留守营镇。清同治 《畿辅通志》 卷49抚宁县图: 南有留守营。
西魏置,属城阳郡。治所在今湖北应城市西北三十五里。隋废。古县名。北魏置,治今湖北省应城市西北。属城阳郡。隋废。
①在今山东济宁市南。《方舆纪要》卷33济宁州:“月河在州南。会通河之支流也。有上新、中新、下新等牐,仍合于会通河。”②在今河南桐柏县东。《清一统志·南阳府一》:月河“在桐柏县北,发源泌阳县,……入淮”
在今陕西麟游县西北。清乾隆 《重修凤翔府志》 卷2: 麻夫镇在“县西北一百五十里”。
在今北京市西南。《明一统志》卷1顺天府:百泉溪“在府西南一十里丽泽关,平地有泉十余穴,汇而成溪,东南流入柳村河”。
即大房山。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北。 《水经·圣水注》:防水“出(良乡)县西北大防山南”。民国《房山县志》卷1:“自元改建房山县,大防之名遂熄。”今称大房山。即“大房山”。
南朝梁置,为光州宋安郡治。治所在今河南光山县西南。北齐废。
即今甘肃敦煌市和肃北蒙古族自治县境内的党河。《汉书·地理志》 龙勒县:“氐置水出南羌中,东北入泽,溉民田。”
又名章山、章洛山、九岭山、杨林山。在今四川什邡县西北六十里。《汉书·地理志》 雒县:“章山,雒水所出,南至新都谷入湔。” 东晋常璩 《华阳国志· 蜀志》: 秦蜀守李冰,“又导洛通山洛水,或出瀑口。经什
在今安徽和县西北。《舆地纪胜》卷48和州:石湖关“绍兴辛酉,兀术再犯境,张俊以兵五千守石湖关,敌遂遁去”。
在今江西玉山县东,即信江上游。《寰宇记》卷107信州玉山县:上干溪“水出县东五里,源出怀玉山。《旧记》云,溪源干浅,秋冬不通舟船,故名曰干溪。或谓干之字误也。又《汉书·地理志》云,余干县以水为名,本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