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白鹭洲

白鹭洲

①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与新林浦相对。李白《宿白鹭洲寄杨江宁》诗:“朝别朱雀门,暮栖白鹭洲。”《宋史·曹彬传》:开宝八年(975),“(采石)浮梁成,吴人出兵来御,破之于白鹭洲”。宋《景定建康志》卷19引《丹阳记》曰:“白鹭洲在县西三里,洲在大江中,多聚白鹭,因以名之。”即此。

②在今江西吉安市东赣江中。《舆地纪胜》卷31吉州:白鹭洲“由郡城南来,折而北者赣江也,有洲环于江中曰白鹭,其长数里”。《清一统志·吉安府一》:白鹭洲“在庐陵县东赣江中。长五六里,白鹭书院在其上”。

③在今贵州思南县东北。明嘉靖《贵州通志》卷16思南府: 白鹭洲在“府城东北一里香炉山下。洲兀出中流, 鹭鸥翔集,双峰分峙, 二水绕旁”。


(1)在江苏省南京市。有两处:1.古白鹭洲,原在城西长江中,后江水北移,洲陆相连。其址约在今莫愁湖西岸至上新河一带。因洲上常聚许多白鹭,故名。唐诗人李白《登金陵凤凰台》诗有“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句,即指此。后因泥沙淤积,水道外移,洲和陆地相连而湮没。2.今白鹭洲,在中华门内东侧,秦淮河、利涉桥之南。原是明中山王徐达的东花园。园中有世恩楼、心远堂、月台、小蓬山等,景色幽美,惜毁于清咸丰年间。后在东园故址建白鹭洲公园。1951年开始整修,有藕香居、烟雨轩、回廊、小桥、水榭、风景亭、少年之家等,堆砌湖石假山。今为碧波映照、富有诗情画意的地方。(2)在江西省吉安市区东赣江中。为江心洲,与城区建桥连接。有创建于南宋淳祐元年(1241年)的白鹭洲书院。现存主体建筑风月楼(高14.7米)和云章阁系清道光初重建。


猜你喜欢

  • 鄂尔和楚克山

    亦作鄂尔霍楚尔山、鄂勒霍楚尔山。在今新疆额敏县东北。清乾隆 《西域图志》 卷22: 鄂尔和楚克鄂拉 “在巴尔鲁克鄂拉东北四百里,绰尔郭南,纳林和博克北”。

  • 金水山

    即铜官山。在今四川金堂县东。《舆地纪胜》 卷164怀安军: 金水山,“ 《皇朝郡县志》 云:在金水县北四十里。本名铜官山”。

  • 凌河镇

    民国置,即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凌河镇。明万历 《安丘县志》 卷5镇店: “城西二十五里曰凌河,有市。”在山东省安丘市西南部。面积83平方千米。人口4.8万。镇人民政府驻凌河村,人口1.2万。元代立村,以村

  • 丰豫门

    原名涌金门。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增筑杭城,改称丰豫门。为南宋临安城西门之一。明初复名涌金门。

  • 邛部

    亦作邛部川。唐、宋四川西南少数民族部落之一。宋代为黎州属部。住牧在今四川越西县境。《宋史·蛮夷传四》:“邛部川蛮,亦曰大路蛮,亦曰勿邓。……(开宝)四年,黎州定远兵士构叛,聚居鹿角溪, 阿伏令弟游击将

  • 东景德

    在今吉林和龙市东南,隔图们江与朝鲜对境。《清史稿·地理志》和龙县:“西南图们江自奉天安图入,合红旗河外六、五、四道沟,径东景德,至汗王习射台。”

  • 赖义渡镇

    即烂泥渡镇。在今上海市浦东新区西部黄浦江滨 (延安东路外滩对面)。民国 《上海县志》卷1: 赖义渡镇 “县东略北黄浦对岸”。

  • 独鹿山

    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汉书·武帝纪》: 元封四年 (前107),“北出萧关,历独鹿、鸣泽,自代而还”,即此。古山名。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汉书·武帝纪》:西汉元封四年(前107年),武帝“北出萧关

  • 武郎县

    ①唐永隆二年 (680) 置,为思唐州治。治所在今广西平南县北一百四十里马练瑶族乡。后又为武郎郡治。北宋开宝四年 (971) 为思明州治。五年 (972) 州废,属浔州。嘉祐二年 (1057) 省入平

  • 如来山

    在今广西鹿寨县西北。《舆地纪胜》卷112柳州:如来山“在洛容县南。《旧经》云:有神女显,故名”。《清一统志·柳州府》:如来山“在雒容县北七十里。高耸峭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