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洞
即今陕西安塞县治。1942年安塞县迁治于此。
即今陕西安塞县治。1942年安塞县迁治于此。
金兴定二年 (1218) 改绛州置,治所在正平县 (今山西新绛县)。辖境相当今山西新绛、曲沃、稷山、翼城、绛县、垣曲、襄汾等县地。元复改绛州。金兴定二年(1218年)改绛州置,治正平县(今山西新绛县)
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南四十里威坪堡村。《方舆纪要》 卷44大同府: 威平堡 “嘉靖四十五年筑,万历初增修,周一里有奇”。
①西藏古代族部名。《西藏王统记》 载: 悉补野部落之裔嘉赤,占据波窝为首领,其后裔遂世为波窝部落之首领。波窝在隋、唐以前为西藏最早的十余小邦之一,后为吐蕃兼并。地在今西藏林芝地区波密县波曲河 (博藏布
元至正二十五年 (1365) 朱元璋以南安路置,治所在大庾县 (今江西大余县)。辖境相当今江西章水、上犹水流域。1912年废。因地当五岭东端,控大庾岭路,历代为南北交通冲要。元至正二十五年(1365年
1914年改余庆县置,属黑龙江省绥兰道。治所在余庆街(今黑龙江省庆安县)。1928年直属黑龙江省。1944年改名庆安县。(1)旧县名。原名余庆县,因与贵州省余庆县重名,1914年改名。治余庆街(今黑龙
即今安徽萧县西北的赵圈村。《方舆纪要》卷29萧县: 赵家圈 “在今县西六十里。有赵家圈渡,大河津要处也。嘉靖四十四年,大河由此冲决,丰、沛皆受其患。有赵家圈巡司”。清改置萧营守备驻此。
即今湖北恩施市东北滚龙坝乡。清同治《施南府志》 卷6 《村集》: “鸦雀水,距 (恩施) 县百里。”
在今湖北郧县东北。为丹江支流。《清一统志·郧阳府》: 滔河 “在郧县西北一百七十里。自陕西商州商南县流入,东一百四十五里至盘道保,流入河南南阳府淅川县界”。丹江支流。在湖北、河南、陕西三省交界处。凡遇
北宋政和四年(1114)置,治所在万松县(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宣和三年(1121)废为靖远砦。北宋政和四年(1114年)置,治万松县(今广西东兰县东南)。宣和三年(1121年)废。
即今福建建瓯市西北叶坊。元置站。明初改为驿。清乾隆十五年(1750)置巡司于此。即今福建省建瓯市西北叶坊。为水陆交通要冲,自崇安、浦城沿溪而下者皆会于此。元置站。明初改为驿。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