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典九九>历史百科>地名来历>石屏县

石屏县

1913年改石屏州置,后属云南蒙自道。治所即今云南石屏县。1929年直属云南省。


在云南省南部、红河北岸。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面积 3090 平方千米。人口29万。辖9镇、3乡。县人民政府驻异龙镇。史载大理时阿僰蛮据之辟地得石坪聚为居邑,因名石坪。明以城南玉屏山高大宽平,为治城之屏障,改称石屏。宋大理时为阿僰部,属秀山郡。蒙古至元七年(1270年)置石坪州,属临安路。明洪武十五年(1382年)改为石屏州,属临安府。清沿袭明制。1913年改石屏县,属临开广道。1914年属蒙自道。1929年直属云南省。1934年北部析置龙武设治区。1950年属蒙自专区,龙武设治区改龙武县。1951年恢复龙武设治区。1952年又改龙武县。1957年属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1960年撤销龙武县,并入石屏县。地处滇中高原湖盆区南部,县境北部和南部为山地,中部有石屏坝子和异龙湖、赤瑞湖,红河流经南界,其支流小河底河、纳大桥河、五郎沟河流经县境西缘。属南亚热带湿润气候。农产稻、玉米、小麦、甘蔗、烤烟、花生、油菜籽等。特产紫米、豆制品。工业有制糖、机械、化肥、农机、印刷、服装、食品、酿酒等厂和煤、铁、钨等矿。蒙宝铁路和杨鸡、高松公路经此。名胜古迹有焕文塔、秀山寺、文庙、来鹤亭、石屏峰、罗色庙、异龙湖等。


猜你喜欢

  • 木级坡

    在今贵州凯里市西北炉山镇南五里。《方舆纪要》卷121清平县:木级坡在“县南五里。两木交生,如阶级然。夷苗恒出没于此,为戍守要地”。

  • 龙血戍

    在今四川江油市东北。《寰宇记》卷84阴平县:龙穴山“在县东北五十里。亦名龙像岩,亦名龙血山。古老相传昔此有龙斗死,血变为石。宋齐于此置龙血戍”。

  • 广福镇

    ①又名杨溪。即今上海市宝山区西三十里广福。《方舆纪要》卷24苏州府嘉定县“南翔镇”条下记:“嘉靖二十三年,倭贼犯南翔、广福。”即此。②明置,属遂宁县。在今四川遂宁市西南。《方舆纪要》卷71遂宁县:广福

  • 义井堡

    即今山西神池县西义井镇。《清一统志·宁武府》:义井堡“在神池县西四十里”。

  • 叶尔羌河

    一名葱岭南河。源出今新疆叶城县东南喀喇昆仑山北麓。为塔里木河主源。清乾隆《西域图志》卷28:叶尔羌谔斯腾“在叶尔羌城北五十里。源出西南葱岭中,屈曲出山,东北流分为二道,过叶尔羌城南,名哈喇乌苏。又东行

  • 高昌壁

    亦作高昌垒、高昌城。在今新疆吐鲁番市东六十余里高昌故城。东汉置戊己校尉于此。十六国前凉为高昌郡治。北魏为高昌国都。唐为西州及安西都护府治。元、明之际,城废。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吐鲁番东南高昌故城遗址处

  • 归水崖

    在今四川松潘县南境。《明史·李应祥传》:万历十三年(1585),“杨柳番出攻晋安堡,犯归水崖、石门坎,遂入金瓶堡,杀守将”。又“窥蒲江关,断归水崖、黄土坎道,筑墙五哨沟,绝东南声援”。约在今四川省平武

  • 且末镇

    唐置,在今新疆且末县西南。《新唐书·地理志》:“于寘东距且末镇千六百里。”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且末县中部。县人民政府驻地。面积6平方千米。人口1.5万。镇人民政府驻文化路。镇以县名。镇区三面为农区环抱,

  • 寒冢戍

    一名空冢戍。南朝梁置,属南安县。治所在今四川剑阁县北汉源镇五斗咀。《梁书·张齐传》:“使齐置大剑、寒冢二戍,军还成都。” 西魏改为开远戍。

  • 葛陵城

    即葛陂城。在今河南新蔡县西北五十里。《水经·汝水注》: 三严水径鲖阳县,“县有葛陵城,建武十五年更封安成侯铫丹为侯国。城之东北,有楚武王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