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榴关
在今甘肃天水市南九十里。《方舆胜览》卷69天水军:“石榴关去天水县九十五里。”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4成州:“石榴关,防把秦州陇城县,入东柯谷路,并向北马寨, 入永川谷路。”
在今甘肃天水市南九十里。《方舆胜览》卷69天水军:“石榴关去天水县九十五里。”赵万里校辑《元一统志》卷4成州:“石榴关,防把秦州陇城县,入东柯谷路,并向北马寨, 入永川谷路。”
在今河北清苑县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 义和团领导附近各村民反教堂暴行于此。在今河北省清苑县南。清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在此发起反抗教堂的斗争。
唐仪凤二年(677)析汉源县置,属雅州。治所在今四川汉源县西北。以飞越岭为名。大足元年(701)属黎州。天宝初废。古县名。唐仪凤二年(677年)置,治今四川省汉源县西北。属雅州。天宝初废入汉源县。
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于全宁路置,属北平行都司。治所即今内蒙古翁牛特旗。永乐元年(1403)废。明洪武二十二年(1389年)于元全宁路置,治今内蒙古自治区翁牛特旗。属北平行都司。永乐元年(1403
在今福建福州市城内。《明一统志》 卷74福州府: 欧冶池 “在布政司后。昔欧冶子铸剑之地,周围数里”。
又作汤泉宫。即今陕西临潼县东南骊山北麓华清池。唐贞观十八年 (644) 于此建温汤宫。咸亨二年 (671) 改名汤泉宫。天宝六载 (747) 改为华清宫。又作汤泉宫。即今陕西省西安市临潼区东南骊山北麓
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西。《后汉书·马武传》:“永平初,马武击西羌,追击到东、西邯,大破之。”又《西羌传》载:永元中,“侯霸复上置东、西邯屯田五部”。《水经·河水注》:“河水又东径邯川城南,城之左右历
即今湖南冷水滩市北七十里花桥街镇。清《乾隆内府舆图》永州零陵县北有花桥。光绪《湖南通志》卷1零陵县图作花桥市。
即揟次县。在今甘肃古浪县西北。《三国志·魏书·张既传》 作且次。《资治通鉴》:魏黄初二年(221),凉州卢水胡等反,张既为凉州刺史,“胡七千余骑逆拒既于鹯阴口,既扬声军从鹯阴,乃潜由且次出武威,胡以为
亦作建宁驿。明洪武中置,即今四川三台县西建林乡。《方舆纪要》 卷71潼川州 “皇华驿” 条下: “州西六十里有建马 (宁) 驿。”
在今甘肃肃南裕固族自治县东南马蹄河西岸。石窟群包括北寺、南寺、金塔寺、上中下观音寺和千佛洞等七窟。开凿年代大致分为三个时期,年代较早的有金塔寺东、西窟和千佛洞第1、2窟。窟内造像题材和造像样式与迁洛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