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开成四年(839)置,属羁縻平原州。治所在今越南高平省广渊县一带。后废。
1914年以义宁县改置,属江西浔阳道。治所即今江西修水县。1926年直属江西省。县有修水,因名。在江西省西北部,北邻湖北省,西邻湖南省。属九江市。面积4504平方千米,为江西省面积最大的县。人口76.
①隋大业初分鹑觚县置,属安定郡。治所在今甘肃灵台县东南五十里。明郭子章《郡县释名》陕西卷下:“取文王伐密作灵台之义。今县有灵台。”二年(606)废。义宁二年(618)复置。唐初属泾州,贞观元年(627
在今福建沙县东南。《方舆纪要》 卷97沙县: “洛溪在县东南,源出尤溪县。又有洛阳溪,亦出焉。西北流,合诸小溪水,流入大溪。”
在今陕西周至县东南。《元和志》 卷2盩厔县: 望仙泽 “在县东南三十五里,中有龙尾堆”。宋敏求 《长安志》 卷18引 《周地图记》: “望仙宫南泽中有石盘龙两所,鳞甲动有云气,声如鸣钟。”
①秦置,属内史。治所在今陕西合阳县东南四十里。西汉改为郃阳县。②北魏建义元年(528)置,属冀氏郡。治所在今山西安泽县境。北齐废。(1)古县名。北魏建义元年(528年)置,治今山西省古县东北;一说今安
在今湖北宣恩县西南。《方舆纪要》 卷82木册长官司: 栖凤山在 “司北十五里”。
即白石垒。故址在今江苏南京市金川门外,幕府山南麓。其地本名白石陂,后人在此筑白下城。《宋书·文帝纪》:元嘉二十年(443),“车驾于白下阅武”。即此。南朝齐、梁时为南瑯玡郡治。唐武德时改金陵县为白下县
亦作兴水堡。明置,属宁远卫。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北五十里清水岘。明《辽东志》卷3:兴水县堡“官军一百九十五员名。堡北烟笼山可屯兵,堡东王保儿山可按伏”。
隋开皇十八年 (598) 改汝南县置,属广州。治所在今河南郏县东南。大业二年 (606) 移治今郏县西北五里,属汝州。三年 (607) 属襄城郡。四年改为郏城县。古县名。隋开皇十八年(598年)置,治